□本报评论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共产党赤峰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六个赤峰”的发展目标,其中,加快建设创新赤峰至关重要。未来一个时期,能否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创新是关键变量。
在我市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结出的累累硕果已装满了前进的行囊: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能源、冶金等传统产业焕发生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和扩权赋能稳步推进,东部工业走廊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服务业体系日趋完善,中心城区产城融合先导区破题起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繁荣发展;农牧业向智慧化、信息化逐步迈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新一代智能技术与现代农牧业深度融合……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绩为我们推进新发展、应对新挑战增添了底气和信心。
未来五年,在“双碳”背景下,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如何抢抓机遇、开创新局?唯有把创新作为“破局”的先导和抓手,加快建设创新赤峰,努力以创新引领发展之变,充分释放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赤峰,要下好转型升级的“先手棋”。传统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是构建产业新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高、新、特、优发展方向,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创新链、促进绿色转型做文章,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引导传统产业加快技改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推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形成有竞争力的增长极。
加快建设创新赤峰,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我们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积极搭建产业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平台,建设综合性、区域性科创中心和科创产业园,实施科技研发投入攻坚和“双倍增”行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建设创新赤峰,要打好人才工作的“组合拳”。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支撑,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大抓人才工作,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统筹抓好“玉龙人才”“鸿雁引才”工程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建设,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化工作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到赤峰创新创业、施展才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启航新征程,创新正当时。让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积极营造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奋力推动赤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来源:《赤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