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庄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学习贯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四个再造”,重点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一二三四五”治理架构(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夯实治理和服务两条主线,打造好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三支队伍,完善监管、融合、协商、自治四项机制,实现开放、创新、乐居、人文、和谐五大目标),为实现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努力。
运用好战略纵深,吸纳更多人口到东城创业就业
东城具有地利优势,地企交融,城乡交融,辖区面积较大且人口众多,相比于其他镇乡街拥有较好地发展空间。一是利用好平庄村现有集体资产优势,尤其是土地优势,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集中力量研究好剩余土地上的土地增值文章,为乡村振兴开好篇、起好步。二是利用好平煤公司总部驻地迁移及属地矿区转移遗留的资产和土地优势,做好二三产业融合文章。三是利用好高铁连接线沿途和东出口、南出口环路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利用好辖区人口聚集发展空间,抓好棚户区改造(重点是平庄村一、二、三组和新工村、104)、老旧小区改造(新华、晨光、东楼区、新楼区、红山路、各独体楼),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网上办”、“马上办”、“限时办”,推进网上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人口3000-5000人目标。
构筑精细化服务网络,保证党委政府的便民措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一是实现“多网合一”网格管理模式,以服务居民群众、创建和谐社区(村)为目标,整合社区现有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城管网格等网格化管理力量,进行机构、职能、机制优化,进一步提升街道网格化管理工作水平,形成社区党组织、包联单位为主体,单元网格为基础、辖区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二是发挥好街道、社区(村)、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五大主体作用,实现有机融合。三是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户六个层级的立体管理网络,与居民的联系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继续做好低保动态管理、高龄津贴、临时救助、三无、五保、孤儿、残疾人补贴、医疗养老保险扩面等保障民生工作。四是打造好三支队伍,在养老、托幼、就业、健康等领域发挥党员(执行落实型),志愿者、网格员(志愿奉献型),社会组织(有偿半有偿无偿型)作用,协助党委政府全面完成治理功能。从上到下构筑起依托数字化、人网结合的治理架构,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保障。
焕发居民同心筑梦的精气神,建设魅力人文东城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是立足现有资源,挖掘社区能人,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领域引领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二是支持传统手工艺发展,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力量。三是打造街巷、胡同、楼宇文化主题,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四是内引外联,努力打造多样化文化产业。
创新完善四项机制,全民共谱和谐发展乐章
主要抓好监管、融合、协商、自治四项机制建设。一是完善监督管理无盲区全覆盖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改革纵深推进。二是发挥党建为统领融合作用,完善宽领域的融合机制。三是完善多层次的协商机制,重点抓好物业联席会议,发挥政党、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基层、社会组织协商作用。四是完善广泛参与的自治机制,抓好村居民自治,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
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有决心有信心团结带领1689名党员和4.5万名各族干部群众,全面深入落实好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努力使辖区形成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互爱、融洽相处、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