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喜看新成就再启新征程
元宝山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乡村振兴劲更足
喜看新成就再启新征程  加入时间:2021-07-19

image.png

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元宝山区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关口,注重精准施策,着力破解难题,70余个区直单位、1000多名党员干部精锐出战,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2020年底,9个自治区级贫困村相继顺利退出,3190户1090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2892元,年均增长24%,为乡村振兴积蓄了强大动能。

七月的宝山热情似火、充满活力,走进元宝山镇塔卜乌苏村,一片红房顶显得越发亮眼,街道干净、村庄整洁,学校、医务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崔红梅一家原来住在小塔卜乌苏,那里位置偏远交通十分不便,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了现在的新居,村里还在村级公益岗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中为崔红梅提供了两份工作,让她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

image.png

塔卜乌苏村村民崔红梅介绍说:“以前我没有工作,只有靠家里的几亩地来维持生活,靠天吃饭,生活也不稳定,再加上孩子上学,生活压力很大,现在村里给我们找了一份离家不远的工作,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了一份可观的收入,孩子上学村里也给申请了雨露计划的名额,减少了我们家的负担,我对我们家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

生活有奔头,幸福有底气,崔红梅的满足感折射出的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宝山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

image.png

五年来,元宝山区利剑出鞘,斩断穷根。教育扶贫上,持续健全完善免、补、助、奖政策体系,无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医疗保障上,免费体检、慢病签约服务、大病集中救治、医疗保险回补政策100%惠及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结算切实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住房安全和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农村危房实现动态清零,263户780人易地搬迁人口全面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饮水安全方面,全区119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全部达到饮水安全100%标准。

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元宝山区立足特色资源、积极培育壮大扶贫产业,着力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让一个个产业不仅成为了群众增收的“良方”,更托起了乡村振兴“美、富、新”。

雨后的小五家乡大营子村,空气清新,一栋栋暖棚顺山势而建,鳞次栉比,棚内种植的西红柿长势喜人,为大营子村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image.png

小五家乡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毕连波说:“大营子村暖棚园区占地面积120亩,于2020年建设钢架结构暖棚31栋,建设面积26100平米。项目完工后,年可收入租金27万元,覆盖大营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6人,平均年人均增收500元。通过此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村民就业岗位。下一步计划分拣间、仓储间1200平,完善暖棚配套设施,推动大营子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年来,元宝山区不断强化产业就业,依托产业优势,尊重贫困户意愿,采取发展产业、安排就业、帮助就业等措施,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稳步增收。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2个,遴选产业发展指导员231名,培树龙头企业15家、致富带头人33名,实现产业项目、技术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累计发放金融扶贫信贷资金、防贫基金近2亿元,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累计举办精准就业招聘会13场、开办技能培训班15期,安置公益岗位335人,为贫困群众铺设了一条持续稳定的脱贫之路。

元宝山区还在2020年率先在全市开展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的前瞻探索,全年累计赔付城乡低收入群体101户、130.5万元,最大限度防止了城乡居民因病、因学、因灾和因它等因素返贫致贫。

五年的“战贫”之路,踏石留印。展望未来,砥砺奋进的宝山儿女将立足新职责,担当新使命,埋头苦干,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更饱满的激情,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为元宝山区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杨悦 张靖瑜 高飞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12002588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