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兴,则百业兴。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元宝山区坚毅前行、乘风破浪,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菜乳肉”主导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种苗产业发展迅速,农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提升,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农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时值仲夏,元宝山区木头沟村鳞次栉比的暖棚里却是一派秋收秋实美景,据了解,全村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000亩,蔬菜、葡萄、生猪三大主导产业的初步形成,年产值就达到了3亿多元,通过土地租金、跟踪服务,村集体每年同步增收18万元。看着日益渐好的生活,村民们心中都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2021年,木头沟村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持续强化农业产业竞争力。
元宝山镇木头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立明介绍说:“近几年来,木头沟村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三品一标’认证,打响木头沟村‘农野滋’品牌,努力开拓市场,实现农超对接,增加百姓收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成黄金米种植、加工项目,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在三年内建设10个家庭农牧场,100个种植示范农户,亩产值达到1000元,种植基地面积10000亩。建全自动标准化加工厂一处。计划新建肉牛养殖基地一处,年出栏牛肉500头;发展肉羊养殖,年出栏肉羊5000只,新建标准化猪场5栋,在原有基础上,生猪年出栏数量增加5万头。”
如今的木头沟村产业兴旺,农民干劲十足。这只是元宝山区众多乡村依托农业产业化阔步前行的一个缩影。经过五年的努力,元宝山区的农业产业,蕴藏活力,动能强劲;元宝山区的乡村,绿水青山,人地和谐。
区农牧局局长郭峰介绍说:“五年来,元宝山区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菜、乳、肉、苗’主导产业,突出品牌建设,推动三产融合,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有效地推动了农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增三优’工程,建成千亩以上农业设施园区8处,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93处、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2处、标准化奶站11处,种苗小镇年育苗能力达到2.8亿株。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元宝山区还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经济合作组织覆盖率达到6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40家。”
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下一步,元宝山区将对标“十四五”规划,持续壮大“菜乳肉苗”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开启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新征程。
(记者:王晓丹 张靖瑜 高飞 王雪 任佳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