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元宝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各项民生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各项民生指标不断改善,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来到新景四季夏和园项目现场,一幢幢新楼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在进行小区的绿化工程,整个项目已进入交付使用阶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住有所居,承载着人民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五年来,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区住建局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王旭介绍说:“近年来,区住建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协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共争取到上级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资金5.7亿元,已完成工程13个,目前新开工和在建工程共31个,建筑施工面积223.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3万余人,其中,棚户区改造及采煤沉陷区安置小区8个,老旧小区改造16个,城中村改造4个,平房区改扩翻项目3个。为保障工程推进实施,区住建局精心组织,组建专班做好质量和安全管控,努力克服汛期降雨频繁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尽早完成,让群众尽快受益。”
这五年,元宝山区精准聚焦百姓民生“话题清单”上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全面稳步发展,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救助兜底保障日益强化,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过去五年,元宝山区用于民生支出98.62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9.4%。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352元和23112元,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投入2.74亿元建设256个教育系统基础设施项目,4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投入1.5亿元新建妇幼保健院、基层卫生院等18家医疗机构;以“三化协同”为主导方向,产城融合破题开局;高铁站连接线等一批重要工程完成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开展文化体育活动1000余场次,文体场馆建设加快推进;区融媒体中心投入使用,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一串串数据背后,是持续提升的“民生温度”;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是为百姓生活不断增加的“幸福厚度”。
【同期】居民 陈丽丽
把我们这些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都给安排了,让我们有了再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能照顾家照顾孩子,挺感谢政府的。
【同期】居民 李跃林
平庄这个地方,这几年变化特别大,咱们御龙湾前边的高铁站也通了,出行特别方便。另外,我们退休了,我这70多岁了,赶上这个好时候国家安宁,我们退休金也逐年增加,生活越来越好,环境也越来越好。
展望未来,元宝山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让人民群众获得实打实的获得感,用民生温度绘就出更大的幸福底色。
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靖瑜 吕玮 王雪(实习) 任佳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