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张呼高铁穿越千里阴山,是内蒙古中西部唯一的进京高铁通道。在崇山峻岭间,铁路养护工人攀山排石、钻洞凿冰,守护着草原高铁的安全运行。春运期间,新春走基层记者记录了他们的一次深夜打冰工作。
春运期间,每天的深夜至次日凌晨,是卓资东桥隧工区最繁忙的时候。
王晓东他们负责保障的高铁线路,位于呼和浩特至乌兰察布卓资县之间,长55公里,分布着14座桥梁、隧道。列车运行高峰期,每处桥隧每个月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安全检查。白天列车行车,检修只能选择在凌晨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进行。
这条隧道距离城区20公里左右,需要开车过去。漆黑的夜里,崎岖狭窄的养护便道颠簸难行。在上山途中,一大块落石挡住了去路。
卓资县山区的最低气温仍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进入线路的大门上,锁都被冻住了。
天窗期作业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必须争分夺秒。
十一苏木隧道全长1400多米,因为山体连通地下水层,隧道内常年有水流出。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隧道的冰冻期,如果不定期除冰,冰层就会越结越厚,而一旦排水管被堵住,就会造成隧道积水,直接危及高铁行车安全。
经检查,管道内部已经出现积冰,如果不清理,半个月后,冰层堵塞管道,检修人员就很难再爬进去清理了。戴上护目镜,拿上冰锥和锤子,作业班长王玉龙爬进了管道。
排水管的内部直径仅有70厘米,光是积冰就占了30厘米,作业空间极为有限。
除了刺骨的寒冷和体力的透支,凿冰时的巨大声音也会震得人脑袋嗡嗡响,飞溅起来的冰渣也会不时崩到脸上。每次作业,大家都得轮换着上。
处理完排水管道的积冰,还得检查隧道内部的中央观测井。
尽管盖上了层层防护,可底下还是结了冰。厚的地方用钢钎铲,薄的地方用锤头砸,打下来的冰块还得背到隧道外面去。
这个班组共有9人,都是清一色的“90后”。除了隧道检修、除冰,他们还负责巡山看护。每到春运、暑运,随着高铁列车开行的密度加大,他们的工作也会愈发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