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元宝山区文旅体局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两个打造”工作方案》精神,坚持理论学习和项目推动并进,普遍融入和广泛宣传并重,高质量落实“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要求,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春风化雨、成风化俗,更加牢固。
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学习
召开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专题学习会,局党组书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必要性等内容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讲解,号召全体文旅体干部要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专题学习后,组织了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应知应会测验,用实战检验学习效果。
推动“三馆一中心”项目建设
“三馆一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工程有序推进,填补元宝山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项空白。区文旅体局注重将传统文化的理念、基因、精神追求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为各族群众提供平等和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增强全民文化摄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持续举办好送戏曲下乡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擦亮传统节日活动品牌,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5月25日,“喜迎二十大 共创文明城”文艺宣传队进社区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巡回主题演出,每日1个社区,共27场,京剧、评剧、各民族歌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目轮番上台,向各族群众展示我区城市面貌、居民素质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化。
广泛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
持续举办好“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作品展活动,加强非遗文化项目挖掘、传承和发展。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兴区。近日,元宝山区市级非遗项目元宝山彩绘葫芦和宝山烙艺代表性传承人,积极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方式,展现更多内涵丰富、意蕴厚重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
供稿/元宝山区文旅体局 乔晶晶
编辑/张力凡
审核/褚琦
终审/陶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