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小五家乡高位推动、精心设计、创新形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凝心铸魂抓好政策理论学习,谱好“干群连心和谐曲”。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理论宣讲课堂,结合图文并茂的讲解、“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生动案例,通过读书会、集体培训、理论研讨、专题测试等形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政策理论开展研讨学习,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走深走实。
团结友爱抓好民族法律宣传,谱好“治理有效文明曲”。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栏、发放宣传册、法律咨询、知识竞答等形式,推动《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进集市、进企业、进课堂、进宗教、进田间。把民族事务纳入基层网格化治理格局,将民族团结与综治维稳、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多方结合、共同促进,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多元渠道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谱好“线上线下氛围曲”。创新宣传渠道,线上结合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村社网格通等对“两条例一办法”等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转发频次和晾晒范围;线下将宣传融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全面排查、疫情防控常态化落实、安全生产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两手抓、两促进”,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活力焕发抓好民俗活动,谱好“文旅融合风情曲”。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举办清真寺开斋节等民族文化活动,宣传推广回族九大碗等特色美食。通过篮球赛、知识竞答等趣味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干群民族团结热情。围绕静安山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区,邀请旅游设计企业对历史文化展馆调研设计,将夏家店文化、辽文化和村史串点成面,展示文化旅游新名片。
民生改善抓好志愿服务,谱好“温暖关怀惠民曲”。开展志愿座谈会征集办实事、植树护绿文明实践行动、人居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改善村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结合“一站式便民、走亲式入户”便民服务,及时响应各民族群众诉求,对群众需要办理的急难愁盼问题派工作人员到村到户解决,通过关怀惠民政策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美丽家园抓好群众增收,谱好“民族团结繁荣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美丽家园”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农畜产品加工等庭院经济深度融合,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家餐饮、蜜蜂养殖等庭院经济培育工作,宣传推介牛肉干、米酒、蜂蜜、回族九大碗等特色美食,助力各族群众家庭增收。开展优秀家庭角色等评选表彰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日趋浓厚,促进各民族互学互鉴、交往交融。
供稿/小五家乡 刘伯阳 刘亚楠
编辑/张力凡
审核/褚琦
终审/陶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