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五家镇,随处可见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以及一座座排列整齐的现代化农业大棚。近年来,五家镇着力聚焦农业提档升级,设施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大棚蔬菜销量快
一大早,元宝山区天池专业蔬菜合作社的分拣包装场地里,七八个工作人员往车上搬运,工人满头大汗但干劲十足。天池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张兵一边忙着指挥车辆,一边对接前来供应自家蔬菜的农户。据他介绍,今年疫情让很多地方的蔬菜产量有所减少,这给本地蔬菜的销售带来了契机,除了内销,来自北京、沈阳、山东等地的蔬菜采购商络绎不绝。
据了解,全镇现有设施农业总面积7400亩、果蔬年产量1.5万吨,其中以日光温室和冷棚为主,,葡萄、圣女果、油桃以及各种蔬菜四季供应均衡。
品质过关无公害
穿过整洁的耳房,在阳光温室里亲自摘下一个熟透的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用手就可以从中间掰开,满满的沙瓤和汁水。“我们提供的是无公害绿色的东西,坚持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农户宋明月介绍说。“园区的采摘形式是先品尝再采摘,感觉好了再摘,价格和市面持平,以合适的价格和优质的品质取胜。”
“除了普罗旺斯西红柿、贝贝南瓜,黄瓜等都是来这里休闲采摘可以选择的蔬菜,此外,我们还会免费给客人赠送一些绿叶蔬菜,全是无公害,口味不错的。”宋明月对自家产的瓜菜很有信心,“以好品质为先导与客户搭建起长期合作关系,不怕没市场。”
设施创新增效益
“我们家西瓜最大的特点就是底肥用有机肥,这个对西瓜口感影响比较大,开园的时候好多人慕名而来。”车玉梅是望甘池村的西瓜种植户。“今年,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创新采用了自动喷淋智能化设备,节约劳动成本,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增加了效益。”车玉梅说。
此外,今年车玉梅还尝试了西瓜嫁接技术解决重茬抗低温问题。近年来,她还示范推广了双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西瓜生产新技术,使西瓜种植亩均收入达8000到1.5万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车玉梅说,瓜类上市后她就会在地里种植葵花、黄豆等作物,豆类根系产生的菌类可以很好滋养土地,对于下一茬西瓜的种植非常有好处。
据五家镇副镇长徐国云介绍说,未来五家镇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不仅仅要盯紧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在延伸发展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还要积极与广东、江南等市场对接,着力发展订单农业,全面提升蔬果效益。(五家镇 李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