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根据区委组织部安排,时任区经信局运行股股长的赵永峰被派往美丽河镇新安屯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带着扶贫初心和新环境的好奇,赵永峰进驻新安屯村,两年来,他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上级精准扶贫政策精神,始终以饱满的姿态奔走在新安屯村扶贫攻坚的第一线,钻业务、清底数、出实招、谋项目,短短的两年时间,他成为了新安屯村脱贫攻坚一线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新安屯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
主动学、提能力,打牢坚实脱贫基础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的赵永峰,深知自己必须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脱贫第一线。他坚持向“书本”学,深入学习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扶贫方针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坚持先学一步、先懂一步;坚持向“骨干”学,积极走村入户,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掌握所思所盼,量体裁衣定措施。在老百姓家他的院子里,了解困难群众致贫的原因;在猪场的圈舍内,他征求产业发展带脱贫的建议;在走村入户的路上,他征询工作队员因户施策的想法。为了让困难群众得到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尽早摘掉贫困户“帽子”,他白天带着工作队入户调查摸底,晚上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定计划、谋措施,商讨破解难题,很快便确定了帮扶举措。
谋思路、抓产业,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在全面摸清贫困户的底数和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赵永峰积极与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干部联系协调,整合力量,协同村“两委”谋划脱贫方案,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实施“三到村三到户”项目、“雨露计划”项目、就业局公益岗开发项目,积极为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和最低生活保障,24户47人享受了低保;建立贫困户子女在校学生台账,为符合条件的子女申报各种资助,为1户贫困户子女申请大学生新生资助2万元;为7户贫困户子女争取“雨露计划”资金,每户1500元,真正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赵永峰深知贫困户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必须要靠产业为依托增产增收。他结合村情因地制宜,以产业项目为依托,以项目发展为引擎,不断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路,依托新安屯村“三到村三到户”养猪项目,与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收益分红协议,每批猪出栏后分别按照2000元、1400元、1150元三个档次获得资产收益,累计发放资产收益分红近9万元。就业扶贫方面,他对全村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员开展调查摸底,收集劳动力就业、创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建立贫困劳动力资源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实行动态管理。他积极号召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人员参加公益岗位就业,很多人对该岗位不了解,有顾虑,因照顾家庭担心不能胜任,工作队人员多次走访,耐心解释做思想工作,现已有11人享受就业局开发的公益岗,9人享受扶贫办开发的公益岗,年分别可增收1.1万元和4800元。对无劳动能力的,结合本人意愿,发展家庭小规模养殖。四组贫困户杨玉国,本人患肺癌,妻子健康,结合本户情况,经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与本人商议后,养鹅增收,帮扶人无偿提供鹅雏50只、饲料500斤,养成后帮助销售。
为积极落实扶贫先扶智要求,赵永峰又与贫困户签订了资产收益补充协议,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村清理卫生,体现自己的价值,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切实把“输血式”扶贫转变成“造血式”扶贫,让贫困户敲开了脱贫的大门,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系群众、想办法,借外力增强扶贫“后劲”
赵永峰还四处奔波为贫困户争取福利和社会帮扶。他积极协调市统计局、赤峰首泰混凝土有限公司等单位为贫困家庭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品必需品,累计发放200余袋米面;协调帮扶单位每年为10户贫困户送去春耕化肥,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春耕备耕困难;协调元宝山发电有限公司为8户贫困户的10名子女每人捐款2000元,为村新盖2处机井房,花费9000余元;组织协调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到村为养羊户举办二期布病讲座,并发放预防用品;为22户贫困户争取农业银行扶贫资助金。通过多方协调,积极开展帮扶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户返贫风险。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赵永峰始终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扶贫路上默默奉献着,风雨无阻地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真心服务换取着民心。
眼下,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赵永峰带领着驻村队员冒风雨、披星戴月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他自己的话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不仅带领群众在经济上脱贫,更要让他们在精神上鼓足干劲,走向幸福生活。”
(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