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宝山扶贫故事
杨杨:盛开在扶贫一线的“向阳花”
宝山扶贫故事  加入时间:2020-08-10

盛夏时节,走进美丽河镇新安屯村委会的党群服务中心,围坐在电脑前核对扶贫信息的一群人里,一个瘦小的身影显得尤为特别,“特别”的是她对全村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状况“一口清”:“闫国富的姑娘在平庄打工月收近2500元,魏秀明的老伴2017年患过大病光住院费花销就XX元……”说着一串串数据的就是新安屯村民委员会委员、村扶贫专干杨杨,一个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的90后大学生。她带着对农村的热爱和乡亲的感情,本着“亲民心、听民声、解民意、帮民富”的宗旨,用女性独有的魅力感化和激励着身边的乡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大旗,书写着扶贫队伍里的巾帼“力量”。

扶贫队伍里的“数据通”

自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杨杨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深知作为一名村级扶贫专干,就要把全村贫困户的底数、家庭状况搞懂摸清,才能够开展好数据录入、档案管理、精准帮扶等工作。她常常与驻村工作队员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及时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与大家一起分门别类建档案。为了能及时高效完成每阶段疑点数据修改录入任务,她带着队员对着电脑手把手地教步骤、一条条地核信息,先后配合工作队录入、修改疑点数据上千条,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打下了坚实基础。用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赵永峰的话说:“有了杨杨这样的‘数据通’‘明白人’,我们村的扶贫档案信息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她就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的‘编外队员’。

1597063267598069099.jpg

贫困户眼中的“好孩子”

贫困户吴桂珍逢人就说:“杨杨这孩子,打小我看着长大的。自从我2017年因患大病成了贫困户以来啊,这孩子跟着工作队三天两头就往我家里跑,又是讲政策、又是帮我跑救助、还帮着干农活,可没少帮了忙。”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三年前五组村民魏秀明的老伴吴桂珍患宫颈癌住院治疗,光住院治疗费就花了2万多元,两个儿子常年外地打工,60多岁的魏秀明因要负担老伴的高额医药费而选择外出打工,年底魏秀明一户2人识别进入到贫困户行列。面对魏秀明一家不太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杨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吴桂珍的病情很有可能愈发严重。为此她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吴桂珍家帮助她、开导她,鼓励她多参加娱乐活动,同她讲解各类扶贫政策,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为其做心理疏导、帮助经营自家小菜园、申报发展庭院养殖项目,逢年过节送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她积极为其申请贫困妇女两癌救助资金1万元。自从得到了杨杨等人的帮助,现在吴桂珍的心情越来越开朗,病情也越来越好了。

1597063267600080385.jpg

在扶贫帮困的道路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攻坚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杨杨平时跟着驻村工作队员一户一户调查核实,了解情况,农忙时帮着贫困户干会儿活,不忙时陪着他们唠会嗑,一方面履行好宣讲政策的义务,做到真正对贫困户负起责任;一方面收集好民情,为下一阶段工作理清思路。对于个别存在懒汉思想的贫困户,杨杨常常“动用”娘家、婆家都是本村人的“便利”条件,唠家常、做工作,解决障碍,鼓励其申报公益性岗位、发展庭院养殖、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班。在她的鼓励下,新安屯村新发展庭院养殖农户7户,申报以奖代补直补到户资金8户。

熟悉她的人都说,杨杨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劲,白天与大家一起进村入户,晚上同大家一起熬夜加班,周末很少休息,就连孩子上学接送都要邻居帮忙。这正如她自己多说的:“我是新安屯村长大的,不能忘根;我是党的干部,不能忘本,组织赋予我一个岗位,我就要还贫困群众一个满意”。

谁说女子不如男,杨杨如一朵盛开的扶贫一线的“向阳花”,为贫困户带去了温暖和希望。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用实干和信念守护着新安屯村这片热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扶贫专干的“巾帼魅力”!(美丽河镇 王连会)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12002588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