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区政府新闻办联合区水利局召开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区水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马国鑫在会上介绍了我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民生福祉,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元宝山区水利局牢牢把握脱贫攻坚这个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这个核心工作,加快解决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是提高站位,明确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安排,制定印发了《元宝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及《元宝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扶贫专项规划》。截至目前,“十三五”规划工程全部完成,累计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9处,受益人口15.4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为91%。农村集中供水率显著提升,供水保证率明显增高,水质不达标率显著降低,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显著减少,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保障率得到显著提高,项目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指数明显提高。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自2018年以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42万元,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受益户数2630户,人口92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81人。2020年启动实施元宝山镇木头沟村、木头沟村扇子沟、四道井子村六组3处氟改水工程。工程概算投资88万元,受益人口590人。工程均采用集中式净水处理方式,预计6月20日前完工。区财政投资68万元,对风水沟镇下坎子村三组、小五家乡大金沟村及老西营子村进行巩固提升,通过上项目、建工程有效解决饮水不安全隐患,全区农村饮水达到基本安全。三是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档案管理水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拓展档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使水质检测档案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一户一册,包含农村饮水安全确认书和水质监测报告,让每一户从进入贫困户到退出贫困户都有迹可循,扎实记录好贫困户脱贫路。四是坚持严格标准,逐步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体系。按照上级水利部门要求,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的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运行管理单位的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区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农饮工程管理办法、区级农饮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深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合理确定供水价格,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马国鑫介绍说,下一步,元宝山区水利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际,一是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扛实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16字治水思路;二是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继续有力有效推进行业扶贫,做好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及应急机制,保证易发、突发的问题迅速有效得到解决,全力保障农村人饮设备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