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出入口值守的张一涵(右一)
最近,在天山社区的战疫队伍里出现了一副年轻的陌生面孔,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排查、站岗值守、宣传防疫知识....他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张一涵,天山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
已经在天山社区作为志愿者工作半个月的他,写下了自己的“战疫笔记”……
——2020年的寒假,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而变得不一样,它如“瘟神”一般,肆虐着人间大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就这样悄然打响了。
——哪里有战役哪里就有坚强有力的红色旗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斗争精神,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让党旗如炬迅速照亮了整个“抗疫”战场。我的父亲和母亲响应党员担当作为、冲锋在前的号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最前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报名参加了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成为了天山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张一涵(中)与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
——在社区安排下,我开始协助社区工作人员逐家逐户的入户排查登记、派发出行证、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在我们“苦口婆心”、一遍遍反复强调疫情的严重性、防范疫情的重要性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疫情、重视预防。两天入户的时间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家人,自觉戴着口罩,与我们保持两米的距离,拿着一个塑料袋装起我们发的出行证,虽然肢体动作上显示出“嫌弃”,但这却是再好不过的保护措施了。
——1月31日,元宝山区开始对各个小区实施限时封闭管理,我主动请缨到小区关卡外站岗值守,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站在没有挡风设施的小区口,一会儿就冻得手脚发麻,工作虽苦虽累,可一想到能够守护整个小区居民的安全我的心中就充满了自豪感,但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不配合的居民。一天早上八点多,有位大爷,没带出行证就要强行出小区买菜,还大声嚷嚷着每家一张出行证哪够?怎么溜达?怎么买菜?有人生病了怎么办?我耐心的向大爷解释,告诉他每家每户只发一张出行证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出行,万一溜达一圈,恰巧与携带病毒的患者接触了,那全家不都得跟着受连累。在我反复劝说下,大爷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并向我道了歉。现在,小区管控措施已经严格到“一家一人、一天一次”的程度,可居民们却越来越支持和理解我们的工作。
——在半个月的一线防疫志愿工作里,我看到了街道、社区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排查登记、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看到了许许多多党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临危不惧、恪尽职守,用自己的担当作为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铿锵誓言。这些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深刻的理解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从心底体会到了“国泰民安”四字背后所需要付出的艰辛。
——在国家遇到危机的紧要关头,我们年轻一代有责任有义务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张一涵的战“疫”笔记记录的是他志愿工作的点点滴滴,更是他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感悟。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青年,才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责任担当奏响了当代青年人的青春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