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不退,决不收兵。”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佩戴红袖章,身穿红马甲,穿梭在平庄东城街道新华社区疫情防控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华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队的抗“疫”誓言。
新华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值守志愿者
一人带动一群人,社区有了值守志愿军
“社区包括许多居民小区,一个小区需要设一个卡口,肯定缺少人手,我得去新华社区看看。”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幸福家园居民徐洪河主动到社区报名,成为社区的一名抗击疫情志愿者。当他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既要排查又要值守,还要监控重点人员,没日没夜的加班后,他主动给身边人打电话动员他们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来,在他的动员下,先后有29人成为了新华社区志愿者,他们主动承担起11个小区卡口的值守工作,成为了社区的值守志愿军。
志愿者徐洪河在小区卡口值守
一个岗不缺,一个人不缺
每天早上8点是疫情防控志愿队的到岗时间。作为队长的徐洪河要逐个卡口巡逻一遍,检查志愿者的到岗情况,协调解决值岗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2月14日,一场大雪过后路滑难行,徐洪河告诉志愿者们,路远的可以请假。但是当他步行到各卡口查看值守情况时,发现大家丝毫没有受到大雪的影响,全部8点准时到岗。“一个岗不缺、一个人不缺”正是新华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每一名成员坚守抗“疫”的态度和决心。
杜凤芹正在查看居民出入证和身份证
践行志愿精神,坚持守土负责
疫情防控初期,部分开放式小区没有安装防护栏,为了做好小区的全面值守工作,许多志愿者只能采取巡逻值守方式,有几天天气特别冷,在外面坚持值守6个多小时的志愿者杜凤芹回到社区时眼含泪花,“眼泪冻出来了”杜凤芹不好意思地跟大家解释。志愿者江海英值守的红山路小区卡口外来人员较多,一次,一位从呼市回来的居民想要强行进入小区,江海英严格按照要求坚持不放行,直到社区工作人员依照外来返乡人员进行登记,履行完管控程序才让返乡居民进入小区……新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们始终秉承严守、负责的原则,默默的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平安健康。
姜海英处理损坏的铁丝网护栏
舍小家为大家,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这个非常时刻,社区、小区更需要我!”自开展小区志愿值守工作以来,志愿服务队队长徐洪河30多天吃住在志愿者之家,期间仅回家一次。在这支志愿服务队伍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志愿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地坚守在疫情一线,有的放下需要照顾的亲人,有的姐妹一同值守、有的放弃家里的生意……他们用无私的奉献,温暖着这个有点寒冷的春天。(刘舒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