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疫情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凛冽,但是在西露天街道这片热土上,民间的守望相助,却散发着脉脉温情。那些来自普通人的善举,如萤火之光,虽然微弱,但在被照亮的人心里,可与日月同辉。
“同志,我要为武汉疫区捐款”。近日,正忙着安排社区疫情防护工作的福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丽慧,被眼前这个普通居民的一句话说的愣住了,老太太身着朴素,一脸坚定。老人说自己是退休工人,做不了什么,只有配合做好防护,尽自己所能捐些钱,以表示对防控疫情的支持。她一再嘱咐把钱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并留下了捐助信。老太太在信中说,“一方有难,八方帮助。希望家家户户人人没灾没难没有病苦。”在工作人员反复询问下,她才留下姓名——邵连芝。
邵连芝今年70多岁,是一位退休工人,家住老旧的自建房,所捐的1700元钱,都是老两口平时省吃简用攒下的积蓄。老人这些天一直关注着疫情,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无数普普通通的“邵连芝”,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抗击疫情。这些努力,哪怕是萤火一般的微光,也带给人们温暖、信心和希望。无数的微光就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是守在小区门口的“尖刀队”,是在路口值守的“战斗队”,是奔赴排查现场的社区工作者;微光就是你我,是响应号召少走动,是出门自觉戴口罩,是对战“疫”一线人员说一句“辛苦了,我们支持你”。(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