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峰市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一行走进元宝山区,实地了解、采访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元宝山露天煤矿、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赤峰西拉木沦(集团)公格营子煤矿等几家矿山企业在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在元宝山露天煤矿里一处完成复垦的山坡上,可以看见一排排一米高左右的樟子松整齐排列,在深秋季节里仍然绿意盎然,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矿山的一处大型排土场。边开采边治理,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已经成为当今绿色矿山企业的共识,边采边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矿山土地复垦。具体来说,就是对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挖掘、塌陷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以垦殖的程度。
元宝山露天煤矿在这一方面不惜成本,于2013年进行一期治理,面积达13.7公顷。2018年,在这一基础上投入资金1031.5万元实施了绿化工程,共计完成治理面积77.8公顷。2019年,该矿随着开采进度继续开展排土场治理工程,计划治理面积为281.3公顷,投入资金5686万元。目前该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2020年施工完成。据估算,截至2019年底,该矿山绿化覆盖率可达62.1%。矿山总工程师王勇告诉记者:“矿区的排土场原本就是荒山,草木稀疏,还裸露着大面积的白砂岩。通过土地复垦,我们在排土场上覆盖了1米多厚的表土层,再通过专业手段进行土层加固,随后进行绿化工程。除了樟子松,还栽植了油菜、燕麦、沙打旺牧草等成活率高的作物。”未来,该矿将继续加大对绿色矿山的投入,2020年计划投入资金4205万元,治理面积113.6公顷,待工程施工完成后,矿山绿化覆盖率将达到100%。
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公格营子煤矿独辟蹊径,通过技术创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冒落法煤炭开采,不仅采出率低,造成煤炭资源浪费,还会造成地表塌陷矸石污染等环境破坏,采空区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引发矿井灾害。
2005年开始,公格营子煤矿先后研究出似膏体充填技术、煤矿胶结充填工艺技术、含水层下特厚煤层上向分层长壁逐巷胶结充填采煤技术等,取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是国内唯一一家特厚煤层充填开采技术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充填开采单一煤层采厚达到30米以上,采出率达到100%,充实率100%,做到了开采后地表不沉陷,与当前国内其他煤矿采用的充填开采技术相比,该企业技术优势明显。董事长岳国军解释说:“我们的这项充填开采技术,就好比是给地球做了个微创手术,取出资源的同时按原样进行内部填充,达到保持原样、地表不沉陷的效果。”该技术保护了采空区上方的地表建筑物,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消化利用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工矿业废渣1085万吨,减少了固废物污染,开创了“三废”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同时,这一技术还可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保护地下水系,保障地表构筑物和地质环境安全,消化本矿和其他煤矿积存多年的煤矸石以及电厂和其他企业多年排放的粉煤灰、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消除上述固体废物产生的扬尘及有害气体排放,为保护和改善矿区周边环境作出了贡献,也为建设绿色矿山开辟了新的途径。(来源:掌上赤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