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积极发挥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课上和课下“双管齐下”,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学科渗透。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思想品德课,选用责任心强的教师专职负责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该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品德与生活”作为学科列为考试科目,通过考试杠杆引导学校加强重视。逐步开发出符合各校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我做合格小公民读本》、《红色童谣献给党》等校本教材读本,使校本课程成为发展学生个性不可缺少的德育阵地。
加强育人实践。各校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采取多种创新举措,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载体,把新《中小学生守则》和新《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歌谣在校园传诵,并通过开展“三好、四不、五个要”、新三好评比活动、小学生“三习”教育和中学生养成教育,实现了让新《守则》和新《规范》在中小学生中入耳、入脑、入心,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组织学校开展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每周一国旗下演讲以及入学、入团、入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表彰等活动和清明节等重大节日活动,对学生开展缅怀先烈、爱国家、爱家乡的思想教育;通过墙报比赛、校园之声、艺术节、夏令营、手工制作等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在校园、教室、宿舍角落张贴和书写激励性和感恩性标语、举办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演讲比赛,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文明礼仪讲座,帮助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