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别人看电影,我只能听听,有时放完了,还不知道演的啥。现在志愿者一句一句地讲电影,这电影‘看’得明明白白!”65岁的盲人王桂珍说。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玉龙道德氧吧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找到反映抗战的影片《紫日》,起早贪晚一句一句地编写讲解稿。9月2日,区残联、区民政局、西城街道办事处、玉龙道德氧吧志愿者协会在西城街道办事处阳光社区会议室组织了盲人看电影活动,有20多位盲人参加。
“给盲人说电影”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王尉说,平时说话很容易,但“说”电影却不简单。一部适合盲人朋友欣赏的电影应该没有方言,没有外语,没有不易理解的部分,要有思想深度,能发人深省。为了把握好细节,使其精准清晰地表述出来,他们一遍一遍地看,把一个个情景记在心里。有时为了细致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志愿者要把几秒钟的镜头反复看,认真推敲,反复练习。志愿者还要酝酿情绪,一次一次地调整语速语调,目的就是使“说”电影与看电影有相同的效果。每一次“说”电影的准备工作都是艰辛的,一部电影要经过十多天的准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给盲人说电影”志愿服务者乔颖说:“说电影就是把我的声音变成盲人朋友的眼睛。”“听到盲人朋友会心的笑声,看到他们感动的泪水,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即将步入大学的志愿者李赞歌对记者说。
年初以来,说电影小分队编写可供讲解的电影10部,为盲人讲电影20余场,服务盲人300多人次。下一步,他们将积极宣传助残活动,让我市各旗县区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帮扶残疾人行列。(王玉清)
[责任编辑 黄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