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道德建设专栏
“被人需要,是幸福的”
道德建设专栏  加入时间:2014-12-31 09:14:32

    “只要是志愿工作,我都会尽量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12月18日,记者与邱华江相约见面,邱华江用这句话开始了此次访谈。

    邱华江,今年45岁,是平庄煤业集团公司元宝山露天煤矿的一名普通工人,也是赤峰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的一名优秀志愿者。四年来,他坚持“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的志愿服务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始终如一地践行和传递着志愿精神。邱华江说:“志愿精神的真谛是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能组织发展更多的人一起去传承这种精神,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身为一名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邱华江看到赤峰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便立即联系到协会工作人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从此开始了帮助别人的幸福之旅。

    谈起自己加入志愿者行列的原因,邱华江说:“以前我是自行车队的成员,平时我们几个驴友到了哪里看到有随意乱扔的垃圾就捡起来,想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后来无意间发现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做更多的事,于是就不假思索地加入了进来。”从那以后,只要协会有活动,只要邱华江有时间,他必定早早到场,而且不怕苦、不怕累,做起事来特别用心。

    逢年过节,协会总会去敬老院看望慰问那里的老人,跟老人们接触多了,邱华江觉得,那些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尊重和理解。“每次去敬老院,我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给老人们包饺子。几个桌子摆成一排,大家和老人们围在一起,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一边包饺子一边与老人们闲话家常,说到高兴处,还会有老人唱起歌。每当看到这些跟自己爸妈年龄相仿的老人们高兴,我们心里也会很高兴。”邱华江说。 

    除了给老人们包美味的饺子,邱华江还会给老人们洗头、理发、洗床单、打扫卫生,陪他们散步、说心里话……邱华江用自己的爱心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明丽的色彩。五家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对他竖起大拇指:“小邱真是一个有心人,常来看望我们,帮我们搞卫生,陪我们聊天。”

    就这样,日子久了,邱华江便也真真正正融入到了赤峰爱心家园志愿者协会的大家庭中。参与的活动多了,大家伙逐渐意识到几个人的力量终归是微小的,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盼望着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协会便有了建设自己的公益网站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技能,网站的建设总处于搁置状态。邱华江自告奋勇,主动担起了这摊子活儿,几经努力,终于建设完成了协会的公益网站——赤峰爱心家园。这为公众参与志愿活动搭建了一个平台,带动了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

    最终,网络传播的神奇效应为公益事业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因为网络,“想”与“做”之间的距离变得短了,效率也变得很高。“利用网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且呼吁的效果明显,范围也更广,比如很多北京、河南的好心人通过网站了解到我们,通过我们给这里的贫困孩子、残疾人或鳏寡孤独的老人提供了很多救助。”说起自己建的网站能有这么大的作用,邱华江脸上满满都是喜悦。

    作为网站的建设者,网站维护的责任自然落到了邱华江的肩上。为了经营好网站,他每天吃完晚饭都会检查网站是否存在问题,有朋友不理解邱华江的行为,问他每天这样辛苦去打理网站还没工资,值吗?他义无反顾地回答:“我自己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能通过这种方式带动更多的有爱心的朋友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帮助更多的人,自己的工作虽然辛苦一点儿,但是值得!”

    去敬老院献爱心、建设公益网站只是邱华江参与的志愿活动中的一小部分,积极参与并帮助筹划爱心助学活动、参与组织筹建爱心书屋、参与组织各种义卖活动……他参加的活动和项目早已不计其数。邱华江说:“很多人认为做志愿服务是在付出,但其实我们得到的更多,我觉得心灵受到了洗礼,也收获了生活感悟,被人需要,是幸福的。志愿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号,而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是一种专注、一种关爱,更是一种发自内心、践行付出的社会责任,我为别人提供了服务,自己也收获了友情,磨炼了意志,得到了他人的肯定。看到我们帮助的人露出的感动和感谢的笑脸,让我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志愿者的决心。”邱华江话语朴实却道出了自己坚持参加志愿活动的那份执着。(李翠翠)

                                                                    [责任编辑  王巍岭]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