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防新格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多发,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自年初以来,辖区发生网络电信诈骗警情150多起,此类案件侦破难度之大,给公安机关造成了诸多困惑。特别是今年发生的“4.08”特大电信诈骗案件,被骗资金高达3200多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现状,阿旗公安局在紧盯专案,攻坚克难的基础上,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先”的工作导向,把精准宣防作为压控电诈警情的“源头工程”,提高政治站位,紧扣工作要点,开辟宣传路径,压实主体责任,集中精力,穷尽措施,整合资源,全线出击,在全旗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全民参与、形式多样,全覆盖、无死角的反诈防骗宣传攻势,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诈意识,着力扭转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态势,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
提高站位 精心部署
反诈宣防上升党政工程
公安局党委站在人民利益至上的高度,把宣传反诈防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场攻坚战,认真谋划、精心部署、全面动员、确保实效。一方面,积极争取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全方位支持,推动成立了全旗宣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开展反诈宣传、创建“无诈社区(嘎查/村)”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任务分工,旗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宣传部、苏木乡镇(街道)、住建、市场监督、教育、工信、人行等职能部门根据电诈警情特点,发挥反诈宣防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机制,注重源头治理,做好辖区内电诈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落实公共区域宣防资源的宣传投放,有效防控变量,提升宣防实效。另一方面,组织召开全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聚焦重点,细化措施,强化党政同责,抓实部门责任,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运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有效形成了“党政主导、公安主抓、协同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
进村入户 网格宣传
打造无诈社区、嘎查/村
积极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把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与“防诈”宣传工作有机结合,以支部共建为抓手,严格落实支部包社区、派出所包村(嘎查)、民警包住户的宣传责任制,充分运用好辖区2656名专(兼)职网格员、90名草原110队员和185名交通劝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全警联合群防群治力量,按照网格责任区,靠着一双“铁脚板”、一张“唠叨嘴”、一颗“赤诚心”,利用下班、假日休息时间,进村入户,敲开百姓家门,揭露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填写《反诈宣防检查情况表》,推广应用公安部“反诈中心”APP和全市反诈三维码,真正达到让接受宣传人“看得到、听得懂、要安装”的效果,切实形成了以“网格为载体、双脚为支撑”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反诈防范网络。同时,依托公安党校每期培训班40名学员,组建一支流动电诈防骗义务宣传队,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发案地区,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宣传形式,由参训学员一对一精准向易受骗群众普及当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用生动鲜活、发生在身边的典型被骗事例,一案一析,告诫广大群众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从源头压降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积极构筑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坚固防线。
▼
大造声势 不留死角
做到反诈宣传全覆盖
针对辖区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文化层、企事业单位人员、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群众接受信息的不同特点,集中全警智慧,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科学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手册》,内容包括集中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反诈精准宣传工作指南、宣传劝阻工作要求、预警劝阻话术分类和反诈宣防检查情况表等相关内容,为全警开展新一轮反诈宣传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悬挂条幅、张贴海报、喇叭广播、发放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在全旗范围内营造了力度规模空前强大的宣防攻势。截止目前,共悬挂蒙汉双语反诈宣传条幅670余条,在所辖窗口单位、商业圈、金融网点及大型企业和小区楼梯口张贴宣传海报2500余张,印发案例警示宣传单70000余份,在185个小区大门口和245个嘎查/村部,利用村村响(扩音大喇叭),每天固定时间循环广播防范电信诈骗口诀和常见类型的反诈预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共识,营造了众志成城、全民参与反诈工作的浓厚氛围。
▼
创新形式 多维宣传
构建反电诈新媒体矩阵
为打牢夯实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最广泛的网民基础,在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积极创新融媒体的宣传形式,从电诈发案最前端入手,主动顺应潮流和广大网友对获取信息的需求,不断发力融媒建设,发挥矩阵作用,拓展传播渠道,未雨绸缪,先声夺人,灵活运用具有影响力的各类自媒体平台,打造“反诈”直播间。通过发布图文并茂的反诈信息,联手当地网红的名人效应,摄制幽默风趣的宣传视频,加强与融媒体中心通力协作,扎实开展68种最为常见的电信诈骗专题访谈,借力被骗当事人现身说法,讲述被骗经过等形式,全面解析诈骗手段,吸引网民观阅兴趣,让广大网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反诈宣传教育,切实增强防范意识,从而形成资源共享、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
▼
进驻校园 层层传导
提升反诈宣传实效化
充分发挥各公安派出所(分局)负责人担任法制副校长的优势,锁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把反诈宣传作为法制课的突出内容,紧密围绕“校园贷、兼职刷单、游戏诈骗”等校园高发电诈类型,对辖区47所学校,32628名学生,以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不同形式,集中开展反诈宣讲,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防范各种诈骗的识别方法,保护好个人隐私、不信陌生短信和电话、不为小利心动、不点外链网址。同时,借助学校组建的“家长群”定期推送反诈预警信息以及反诈骗技巧。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途径,将印有针对性的反诈宣传资料发放给每一位学生,由学生带回家中与父母、老人共同学习,层层传导,真正到达了以学生带动家长、以校园辐射家庭的良好效果。
▼
建立机制 评比奖励
调动民警反诈积极性
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全面推进反诈防骗宣防工作,激发全警参与反诈宣传的工作热情,实现单一警种向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转变。公安局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反诈防骗宣防工作评比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评选考核标准,由政治工作办公室和反诈中心根据各党支部管辖片区警情同比下降幅度、开展宣防成效等条件,每月评选出1名反诈能手,每季评选出3名反诈先锋,年度评选出6名反诈标兵,对评选出的反诈能手、反诈先锋和反诈标兵,经严格考核后,给予相应奖励。此评比奖励机制的建立运行,充分调动了全体民警反诈防骗宣防工作的积极性。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4月16日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活动以来,辖区电诈案件的发案数明显下降,尤其是进入5月份以来,呈现出了十一日内零发案的态势。通过多样化、广覆盖的硬核宣传,达到了防诈工作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