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正是西红柿大量上市的时节,记者来到美丽河镇四家村感受农民们收获的喜悦。不到6点,菜农们就陆续来到康绿源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卖西红柿了。25个收购大厅每个都车水马龙,菜农们正进进出出卸车过秤。
“今年我种了6个棚的西红柿,每斤最高卖到二块一,最低也能卖一块二,有时候一天卖一趟,多的时候是两三趟,到现在已经卖了3万多斤,毛收入5万多元了,今年价格好,一箱子就是一百块啊,看着就高兴!说到算账,我得和你‘新帐旧账一起算’。几年前咱们种玉米,一年到头也就是个千八百块钱儿,现在咱们搞设施农业,平均一亩地产值可达2.5万元,最次也能卖2万元,你算算,是不是一亩西红柿顶20亩玉米啊。”四家村民刘青山卖完西红柿,脸上冒起了细密的汗珠,他麻利地收拾妥当,对记者说:“不能再和你唠了,家里还有一车西红柿等我去卖哩。”说着他启动三轮摩托车驶向了“致富路”。
美丽河镇四家村在村党总支书记梁万东的带领下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蔬菜产业确定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从2000年的几亩大棚,通过不断强化科技服务、积极引导菜农种植高产高效蔬菜品种、探索调整蔬菜产业结构等措施,努力提高农民投资蔬菜大棚的积极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全村现有蔬菜大棚1500个,占地28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0%,每一户至少有一个大棚,多的有8个,户均2个。仅蔬菜产业一项就可为四家村村民创收1500余万元。
四家村民一天天富裕了起来。700多户村民中在平庄及外地买楼房的有200多户,拥有私家车的有30多户,存款在20万元以上的有600多户。村支书梁万东笑着告诉记者,村民们家家都有冰箱、彩电、洗衣机,近些年,电脑的数量也逐步增加,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赶着驴车卖菜的几乎绝迹了,卖菜工具变成了三轮摩托车、农用小汽车,村民们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整个村子呈现一片和谐文明的景象。(宋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