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装点一新的宝山会议中心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中央国徽高悬,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备受全区人民瞩目的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
166名人大代表承载着全区人民的重托出席这次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共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计。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映礼,党组副书记刘立中,副主任张贵、汪秀荣、司霖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区党政军领导李廷玉、张子明、吕广信、康进玉、邵廉青、丛培智、孙永利、尹素萍、付守利、张春儒、许国峰、殷秀文、薄智慧、杨乐君、王彦杰、白向东、孟庆祥、何明江、郭文清、潘一青在主席台就座;孟繁臣、尹金堂在主席台就座;区公安分局局长林玉华在主席台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开幕大会由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执行主席何映礼主持。 大会应到代表174人,实际到会166名 ,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何映礼宣布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区长张子明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2011年工作回顾;二是2012年工作安排。
张子明在回顾2011年工作时指出,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形势,区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圆满完成了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6.04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完成24.12亿元,增长3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77亿元,增长5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4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1元,分别增长17%和22.4%。
一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下大力促投资、扶企业,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工业经济总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上百亿元台阶,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47个,完成投资38.03亿元。国电煤化工、九联煤化、河套酒业等项目试产投产,向阳煤业、伊品生物、润邦结冷胶等项目进展顺利,赤阳春轻质隔墙板生产线制造、大连重工通用机械、佰思特钢结构、华阔铝业铝型材等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了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二期备用地及配套管网工程,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全区二、三产业中小企业达到1315家,总资产59.3亿元,从业人员3.83万人,年创产值95.23亿元。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全区新签约和引进项目28个,引资54.1亿元,同比增长24%。
二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67亿元,增长6.9%。投资3.8亿元,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程。全区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新改扩建奶牛牧场园区12处,奶牛存栏4.1万头。引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神舟集团肉羊养殖项目。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区土地流转面积5.1万亩。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市级以上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家,我区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玉米膜下滴灌5万亩。启动英金河改道、老哈河及马架子河防洪工程。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年度任务,新增造林面积9200亩。
三是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适应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态,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8.72亿元,增长14.3%。开工建设食天下特色餐饮综合体、广厦苑酒店、恒伟冷链物流等项目,实施元宝山汽贸城、平庄一级客运站和平庄汽贸城一期工程。区财政注资5000万元分别对恒金、恒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进行参股和风险补贴,全区已建和筹建小额贷款、担保公司12家,注册资本金8.7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7.8亿元,贷款余额63.6亿元,分别增长24.3%和39.4%。引进赤峰瑞宝通信息科技公司和赤峰联智软件公司,IT信息产业实现零突破。全区房地产开发面积68.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7.1亿元。
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我区行政区域整体纳入《赤峰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编制我区城乡一体化规划、元宝山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审查通过《美丽河镇域总体规划》。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亿元,实施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平庄城区三水源供水、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改造升级城市道路、绿化、管网配套等工程;修建各等级公路46公里,赤朝高速公路通车,赤元一级路公铁立交桥开工,国电化工铁路专线投入使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多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胜村新农村建设经验被全市推广。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9.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五是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坚持把就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城乡新增就业128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1%和95.2%;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4.9%和24.1%。大力发展慈善、红十字等事业,重视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加快住房保障实施步伐,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改造棚户区、农村危房2080户,分配采煤沉陷区安置住房1188户。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争取各类扶贫资金40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扩镇等项目6个。投资747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处,解决1.4万人、1.1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推进自治区财政“一事一议”试点县建设,投资8270万元,建设财政奖补项目62个。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区第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中期验收。全年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0项,8个科技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稳步推进校安工程,累计投资达到3.5亿元,竣工面积26.3万平方米。区一中晋升为自治区示范高中,平煤高中被清华大学命名为“新百年领军计划优秀生源基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北京安贞医院分院和宝山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有序开展,新建改造村级卫生室30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新建3个镇综合文化站和17个农家书屋。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35‰。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七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建昌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启动“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力度,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是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和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提高政府科学发展能力。加强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完成政府采购预算4亿元,节约资金4373万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规范性文件备案,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78件,规范性文件备案2个。注重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张子明在报告中客观地分析了2012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他说,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国家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自治区生产力布局向东部盟市倾斜,积极推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整体发展优势,我区将在合作发展中有更大作为。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实践,我区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产业定位更加明确、发展规划更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到位;经济转型布局全面拉开,工业接续替代产业开始发力,现代农业趋向高端,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产业特征符合国家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受经济危机影响不会很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民间资本不活跃,社会管理面临新课题,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必须综合判断形势,增强前瞻性、预见性,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得力的措施、更加科学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张子明在报告中提出了2012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12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经济转型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得到更大改善,建设富庶优美文明和谐的元宝山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7.67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8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00元,分别增长16%和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7‰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张子明还从十个方面阐述了今年区政府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一是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着力引进建设高端项目,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五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六是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发展保障能力;七是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九是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是着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构建人民满意政府。
张子明最后说,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推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区发展和改革局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元宝山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区财政局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元宝山区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出席政协赤峰市元宝山区七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区直机关、团体、各镇街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列席了本次大会。(鞠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