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学讲话走一线强能力专题
小五家乡高家台子遗址考古发掘 解开多个历史“谜团”
学讲话走一线强能力专题  加入时间:2017-09-20 11:59:59


高家台子遗址位于小五家乡老西营子村2016年赤峰至京沈高铁客运专线施工建设时发现该遗址20177月,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连吉林研究员领队吉林大学成璟瑭教授带领16名实习学生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实施抢救性发掘。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田野考古发掘联合考古队通过对遗址中灰坑、房址以及部分出土遗物的分析,已初步断定该遗址是以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为主体的多时期复合遗址。

916日,记者深入小五家乡高家台子遗址现场,与组织现场发掘的成璟瑭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成教授的讲述还原了四千多年前这片土地孕育的古老文明,揭开了与本地区相关的多个历史谜团。




遗址面积近10万平方米

在高家台子遗址现场,记者看到了发掘出来的遗址包括房址、院墙、窖穴、灰沟、灰坑等遗址布满整个山丘。据  教授介绍,高家台子遗址大约有10万平方米左右。发掘工作是在2016年试探性发掘的基础上,自20177月开始正式进行的,发掘面积850平方米此次考古工作是以明确遗址范围了解遗址性质判断遗址年代揭示遗址意义为主要工作目标。



遗址曾遭到两次破环

据成教授介绍,高家台子遗址先后遭受了两次破坏,第一次是在解放后,由于当地村民农耕的需要,村民顺着山丘的山坡上开垦出4个不同高度的梯田台地,使遗址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二次是2016年赤峰至京沈高铁客运专线施工建设对遗址造成了局部破坏。本次田野考古工作是针对遗址遭破坏而实施的抢救性发掘。



遗址与周边地区先期发现的其他遗址有一定区别

尽管小五家乡高家台子遗址与我市前期发掘的红山区二道井子遗址、松山区三座店遗址两处遗址同属反映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址,但仍有不同之处。一是相比这两处遗址,高家台子遗址的房址结构更为复杂二道井子遗址内多为土坯建筑,三座店遗址多为石砌建筑,而在高家台子遗址两种结构兼有二是区别于前两者,高家台子遗址属于打破性遗址在高家台子遗址中,当时居民经过较长时间居住,晚期的遗迹破坏早期的文化层和遗迹,从而形成文化层和遗迹之间的打破关系导致遗址可视性有限。




元宝山地区农业文明拥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高家台子遗址出土大量与农业有关的遗存,包括石质、骨质的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植物遗存,体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发达的农业生产水平这充分说明了元宝山地区在4000年前就是以农业文明为主;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因素很少发现,发现更多的是来自不同地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的和谐局面。从这些土屋石墙中不难想见当年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和景象。这些青铜时代的农业文明聚落都在诠释着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农业立国、和平发展”。



出土遗物中惊现陶刻符号

“目前出土遗物,包括很多陶器碎片,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制作陶器的作坊,说明当时陶器的使用十分普遍。出土的陶器发现了四五块彩绘陶片,这种彩绘陶过去多在墓葬中出土,暗示遗址附近可能会有墓葬。还有一块陶片,尽管面积不大,但上面刻划有符号。目前对这符号尚无定论,如若判定这些符号与文字的起源有重要关系,那此次高家台子遗址考古发掘将对我国古文字文字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成璟瑭教授补充说。



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我区古聚落遗址考古发掘的空白

此次高家台子遗址发掘出土遗物比较丰富,不仅发现了完整的古人遗骸,还发现了陶器、石器、骨器、植物遗存和动物骨骼等。大量遗存都与农业有关,也体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农业相对发达的特点。在辽西地区,无论是西拉木伦以南的老哈河流域还是凌河流域,这样的遗址非常多,但在元宝山区正式进行考古发掘尚属首次。此次田野考古发掘也填补了老哈河上游元宝山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青铜时代古聚落遗址考古发掘的空白。


记者从现场还了解到,目前田野考古发掘中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下一步将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导进行室内整理,对出土的遗物进行分类、修复统计及初步研究,并依据整理结果出具简报,向遗址所在地政府以及周围群众告知介绍遗址情况。姚剑  崔志超

新闻链接:夏家店文化

    夏家店上、下层文化是辽西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夏家店遗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境内)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其文化内涵包括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及战国燕文化等。遗址内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角器等遗物,其中,以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层内发现的青铜器最为重要,标志着以辽西地区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的冶铜技术开始的时间大致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相当。

    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当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工具有磨制的石铲、石刀和打制的石锄等。饲养牛、马、猪、狗等家畜。居址多位于沿河两岸的高地上。较大的聚落周围有石砌或夯土筑成的城墙及壕沟,聚落内的房屋从数十至百余座不等。居室有半地穴式的,大多是为地面建筑,分土坯、石块垒砌等不同的结构。有些聚落附近有墓地,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埋有墓近千座,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别,反映出当时居民已有贫富与等级的差异。该文化的青铜器主要是耳环、指环、杖首等小件物品,虽然当时冶炼和浇铸技术尚显粗糙,但合范浇铸技术的应用则说明其制造技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居民盛行占卜习俗。陶器上彩绘各种图案,多以白色画出云纹,用红色勾勒填地,有些纹样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相似。制陶业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重要部门。在赤峰地区遗址中发现的已经炭化的谷物遗存,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有令人瞩目的农业。而储藏粮食的窖穴以及牛、羊、猪、狗等遗骨则揭示了当时畜牧业、饲养业、狩猎业与农业并存的状况。夏家店下层文化不仅代表着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明,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青铜文明较为典型的代表,也证明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多元化的格局。


 

                                                                  [责任编辑  李艳波]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