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庄东城街道新华社区,有这么一位老党员,虽年事已高,却多年如一日,积极奉献爱心,默默发挥余热,她就是退休老党员张玉文。
年近八十的张玉文,从区计生局退休已经近30个年头,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的她,偏偏选择了用心用情去经营自己的“爱心事业”,坚持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她常说:“我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退休。”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捐款,这种好人好事在现在的社会虽然很常见,但是立下承诺,每年都坚持捐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2011年6月下旬的一天,区慈善总会刚刚建立半年多时间,张玉文来到了区慈善总会办公室,主动要求用自己的退休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并对工作人员表示,她希望将这份爱心一直延续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从此,张玉文老人便成了区慈善总会的常客。
当老人得知区慈善总会正在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后,她希望自己可以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于是,在区慈善总会的协调下,仅2011年下半年,她就向西露天矿区小学捐赠了1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来说,钱都是生活或者说是生存的基础。在外人看来,张玉文出手“阔绰”,但熟悉张玉文的人都知道,其实老人生活过得并不富裕,这慷慨捐助的每一分钱,都是老人“抠”出来的。张玉文说:“我省着点儿花,把钱用于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念,我感觉值!”对于她的坚持,有人劝她:“差不多就行了,你这么大岁数,也该享受享受了,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这么省吃俭用你图个啥!”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张玉文却依然坚定:“我们过去那会儿,天天吃糠咽菜,现在不也好好的。我一个老太太,对吃喝也没啥追求了。作为一名党员,帮助这些贫困学生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眼看着这些优秀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去上学的机会。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除了捐资助学,张玉文还不忘发展其它的“爱心事业”,她带头向社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款200元,同时又积极号召社区的党员、群众奉献爱心,最终为这名患者捐款8000余元;汶川地震时,张玉文老人得知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连续两次捐款,并向党组织缴纳了特殊党费1000元,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表达了一名普通百姓对地震灾区的关注和关心。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张玉文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发挥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榜样力量,她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社区建设,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 (专刊记者 李翠翠)
[责任编辑 王巍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