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时节,绿树成荫,鸟语蝉鸣,住在兴隆庄村的贫困户郭云丰一家也增添了生活的新期待,自家的6000株樟子松苗正郁郁葱葱,向阳生长。这市值3万元的优质树苗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绿色和生机,更是给郭云丰一家构建了一个日积月聚的“绿色金库”。预计三年后苗木将长到1.5米左右,依照当前苗木市价,仅这个小苗圃就可给老郭一家带来12万多元的收入。而在苗木的采购上,老郭没花一分钱。驻兴隆庄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老郭有搞种植的意愿后,工作队成员发挥在林业部门工作的优势,帮助老郭分析当前苗木市场走势,因地选种,积极协调,无偿为老郭一家提供了6000株苗木,并联系技术人员,现场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家庭小苗圃的建设,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产业,以“绿”促“富”,良性循环,精准扶贫与生态扶贫双管齐下。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像驻兴隆庄村工作队帮扶老郭一家这样的例子在我区的脱贫攻坚战中并不少见。今年,我区向贫困村派驻的25支驻村工作队已经全部到位,他们肩负责任驻村,怀揣感情服务,根据贫困户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利用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和实施易地搬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强龙贷”、“三到村三到户”项目、电商扶贫、“雨露计划”、社会扶贫等方式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帮助贫困户脱贫。
依靠驻地单位带动 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驻哈拉卜吐村工作队依靠原工作单位业务优势,沟通对接企业,积极探索“开发区企业+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形成“哈拉卜吐村蔬菜进企业食堂、进开发区超市、进开发区周边社区”的直销模式,让村民田间地头的新鲜蔬菜不愁了销路。同时,探索“物业公司+开发区+贫困户”的带动扶贫模式,成立哈拉卜吐村物业公司,安置贫困村民在开发试验区内的企业从事保安、物业、保洁等工作,帮助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尽早脱贫致富。
依靠当地资源带动 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驻大营子村工作队将脱贫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引进内蒙古沐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公司+农户的方式,建设养生杂粮基地2000余亩,种植加工有机杂粮,通过大连、北京等专营店销售,预计年末每亩增收150元以上;驻村工作队还挖掘当地文化潜力,依托当地的资源、区位优势,谋划建设平庄—大营子村—兴隆庄村—大营子村60公里公路自行车赛道、10公里体育休闲健身步道,打造有机杂粮观光区、佛牙舍利塔静安寺旅游区、大营子村健身区、凤山樱花游览区等四大景区,启动菜果精品采摘园项目,以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受惠。
依靠惠民政策带动 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金桥村、风水沟村、庄头营子村、兴隆坡村、刘家店村、南荒村、兴隆庄村等村,大都是通过为养殖大户提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扶持养殖大户与温氏集团、正邦集团合作,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带动贫困户就业或给予贫困户扶贫收益金的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在风水沟村,驻村工作队依托温氏集团,采取以扶贫专项资金为主、多元融资为辅的办法,建设农民股份合作经营的生猪养殖基地。目前,占地70亩、建设2.0版标准化猪舍8栋、年出栏16000口育肥猪养殖小区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项目一期规划的2栋猪舍已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240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占比42%,投入的扶贫专项资金已折股量化到44户贫困家庭107名贫困群众。通过公开竞标,2栋正在建设中的标准化生猪育肥场三年的租赁经营权以每年32.5万元竞标成功,仅此项分红,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将增加1300元。(姚剑)
[责任编辑 黄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