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授权发布
赤峰市元宝山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授权发布  加入时间:2016-04-27 11:59:59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大力实施“一转三化双增”战略,全面建设“四区三基地两城一中心”,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综合

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0847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56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324万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1072394万元,增长8.9%。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3:51.8:40.9调整为7.4:48.1:44.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6%、-63.7%和150.9%;在GDP增长5.5个百分点中三次产业分别拉动0.7、-3.5和8.3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6.3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21万人,第二产业5.76万人,第三产业6.41万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461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8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8%。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属地财政收入实现218180万元,同比增收31557万元,增长16.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20166万元,同比增收8000万元,增长7.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4666万元,同比增加6800万元,增长3.3%。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0538公顷,较上年增加461公顷,增长0.29%;粮食产量162574吨,较上年增产3000吨,增长1.88%。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46693头(只),同比增长10.4%。其中:牛存栏42802头,同比下降3.7%;羊存栏121075只,同比增长20.9%;生猪存栏72597头,同比增长6.4%。

 

表1                       粮食作物产品产量

 

总量(吨)

增长(%)

粮食作物合计

162574

0.29

      #小麦

177

-15.31

       玉米

154535

1.31

       谷子

5307

39.40

       豆类

338

-45.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呈现负增长。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15281万元,同比下降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6%。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83.9%。工业经济向下拉动地区生产总值4.6个百分点。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1家,集体企业4家,有限责任公司35家,私营企业10家;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10家,重工业40家;按规模分:大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16家,小型企业32家。

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升有降,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15年,规模以上能源、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7.3%,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产业比重为74.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化工产业比重为12.6%,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食品加工产业比重为7.9%,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产业比重为2.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为2377万吨,同比下降11%;发电量77.6亿度,同比增长3.8%;水泥产量73.0万吨,同比增长27.7%;鲜冷藏冻肉4.6万吨,增长15.4%;饲料41.5万吨,增长12.9%;液体乳9.8万吨,下降1.9%。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整体下滑。2015年,受价格、供求等市场因素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6亿元,比上年增亏2.1亿元。

建筑业发展良好。2015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5201万元,同比增长9.8%。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家,劳务分包企业2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5084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严重。2015年,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34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08个,本年投产项目322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4826万元,同比增长15.8%。第一产业投资307937万元,同比增长62.9%。第二产业投资894334万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872974万元,增长16.3%。第三产业投资522555万元,同比下降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6981万元,下降58.3%。

 

表2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计算单位:万元、%

项目

2014年

2015年

增速

总量

1488931

1724826

15.8

按照三次产业分

 

 

 

第一产业投资

188997

307937

62.9 

第二产业投资

775403

894334

15.3 

  #工业投资

750625

872974

16.3 

第三产业投资

524631

522555

-0.4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188997

307937

62.9 

采矿业 

157704

146750

-6.9 

制造业 

495729

566840

14.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7192

159384

64.0 

建筑业 

24778

21360

-13.8 

批发和零售业 

29000

75130

159.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5349

85543

237.5 

住宿和餐饮业 

2660

6832

156.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470

9800

-14.6 

房地产业 

180923

98907

-45.3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112646

46981

-58.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427

8500

14.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23189

29281

26.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78140

129175

-27.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6950

6391

-62.3 

教育 

6081

9189

51.1 

卫生和社会工作

3000

16510

450.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450

15360

106.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2892

31937

-2.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平稳。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03515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726748万元,增长8.2%;住宿餐饮业实现76767万元,增长8.3%。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535466万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批发业实现718720万元,增长11.0%;零售业实现723756万元,增长13.9%;住宿业实现18151万元,增长13.7%;餐饮业实现74839万元,增长16.5%。

 

 

六、交通、邮电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5年,实施省道219线水泉至四家一级公路工程,农村街巷路硬化工程及原有破损沥青路、水泥路修复等工程,共完成投资2.1亿元。公路总里程达到79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路29.9公里,二级路95.1公里,三、四级路494.3公里,砂石路155.3公里。

邮政通信业务总量下降。2015年,全年完成邮政通信业务总量22018.63万元,同比下降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68.5万元,下降21.1%;通信业务总量20950.13万元(含移动、联通和电信),下降1.3%。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53万户,同比减少0.8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6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8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55万户,新增1万户。互联网用户(包含手机上网用户)25.94万户,增加4.94万户。

七、金融、保险

金融保险业稳定增长。201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48673万元,比年初增长0.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12312万元,比年初增长4.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44830万元,比年初增长1.8%。全年保费收入实现27263.7万元,同比上升22.9%。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4313.9万元,上升20.4%;财产险保费收入12949.8万元,上升25.7%。支付各类赔款6956.2万元,同比下降8.2%。其中:人寿险业务赔款支出1331.1万元,下降47.1%;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5625.1万元,上升1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育保障水平和区域教育水平稳步提高。2015年加大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工程完成投资6596万元。年末全区现有普通教育中小学校28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7所,小学17所;职业高中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机构74所。普通教育在校学生35517人,其中:小学17825人,普通中学17692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580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00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数8898人。全区普通教育教职工4350人,其中专任教师3084人;职业高中教育教职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特殊教育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学前教育教职工789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109%;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全区“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1.11%。高考一本上线人数964人;二本上线人数近2000人;连续16年出现自治区或赤峰市文理科状元。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施范围涵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拨付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经费4084.5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和中职助学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等1077.1万元,受助学生7千余人;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25.18万元,受助大学生714人;发放低保家庭子女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资金1556万元,受助大学生451人。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2015年,科技计划项目共储备、申报国家和自治区42个,申请资金7638万元,到位项目资金1508万元。赤峰市元宝山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编制上报《赤峰市元宝山区防震减灾科普馆项目书》“内蒙古自治区元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众创基地”获得自治区众创空间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和润设施农业众创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世元科技信息产业众创基地”获得自治区众创空间试点培育。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5000吨/年气相法二氧化硅配套30000吨/年沸腾氯化法高纯氧氯化锆、140000吨/年盐酸电解工程”获得赤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厅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参展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暨全国农高会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

九、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和卫生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15年,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48000册(件)。有文化俱乐部(室)12个,镇乡街文化中心12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14个,组织举办基层文化活动180余场次。举办“第十六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参与演职员5000余人次,参与群众20余万人次。9支代表队参加首届原创广场舞大赛。14个代表队1200人参加春节健身秧歌汇演。举办县级体育比赛27次,参赛人员5347人。制定《赤峰市元宝山区足球工作发展三年规划(2015年—2017年)》,组织举办“校长杯”、“区长杯”、“工会杯”、区直机关足球赛和社区足球赛等多场足球比赛。全区有27个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人口数13.24万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完成全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国有藏品登记录入工作、14块重点文物保护标志野外安装树立工作、平庄-元宝山一级路改造和赤峰至北京高铁线路等项目的野外考古勘察工作。

旅游事业取得新进展。2015年,完成区旅游商品普查工作。静安寺旅游景区获批国家2A级旅游景区。风水沟镇举办了第二届葡萄采摘节。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5万人次。

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2015年,全区有广播调频机6部,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机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有线电视联网用户达4.8万户,广播电视光缆里程450公里;电视节目制作420小时。流动放映数字电影900多场次。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对1230户“村村通”、6200户“户户通”用户进行维护维修。无线数字电视进入试播阶段。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15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95个,其中:医院13个,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71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86个,妇幼保健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实有床位244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1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3人,注册护士851人,药师(士)168人,技师(士)103人。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49417人,参合率103.1%。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5年末,全区总户数(户籍)113649户,人口数324775人,其中:汉族267766人,蒙古族43295人,其它少数民族13714人。年末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重为17.1%,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33.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4万人;人口出生率5.98‰,死亡率5.39‰,自然增长率0.60‰。

 

表3                    户籍人口及比重

项 目

年末人数(人)

比重(%)

总人口

324775

100.0 

   #城镇人口

199574

61.4 

   #男性

164454

50.6 

    女性

160321

49.4 

   #18岁以下

49081

15.1 

    18—35岁

79405

24.4 

    35—60岁

140923

43.4 

    60岁以上

55366

17.1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62元,同比增收1996元,增长9.1%;全体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74元,同比增收1105元,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7575元,同比增收2184元,增长8.6%;城镇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450元,同比增收1190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820元,同比增收1227元,增长9.0%;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015元,同比增收895元,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4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1%。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2015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类人员53518人,其中:在职职工34718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及遗属188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8068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2481人,其中:城镇职工38919人,城镇居民63562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5062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4736人。全区共有城市低保对象8624户18901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810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1545户15704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418万元。资助城乡低保、五保、三无、孤儿、重点优抚对象39721人202.5万元。医后救助1625人次502.2万元。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49万元,冬春生活救助资金280万元全区现有养老机构8家,共有床位786张,其中:民办4家,公办1家福利中心和3家乡镇敬老院。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总人口分为公安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4.2011年-2013年城乡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口径统计;2014年-2015年城乡人均收入变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统计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