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授权发布
赤峰市元宝山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授权发布  加入时间:2018-05-28 11:59:59

赤峰市元宝山区统计局

2018年5月23日

 

2017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经济和社会形势,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4.8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6.78亿元,下降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8亿元,增长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195元,下降6.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3:37.8:51.9调整为10.2:38.2:51.6。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3.53万人,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7.79%,比上年末提高2.6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9.90‰,死亡率5.97‰,自然增长率3.93‰。年末全区总户数(户籍)112609户,总人口320320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1.79%,比上年末降低0.19个百分点。在户籍人口中:汉族262937人,蒙古族43685人,其它少数民族13698人。年末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重为18.1%,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附表1)。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6.5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48万人,第二产业5.5万人,第三产业6.5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987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11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比上年减少8669万元,下降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亿元,减少9566万元,下降4.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884万元,下降5.4%;公共安全支出11234万元,下降11.2%;教育支出56513万元,下降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871万元,下降10.3%;医疗卫生支出21037万元,增长40.5%。

二、农业

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51公顷,比上年增长0.6%。粮食总产量159809吨,比上年下降0.7%。其中:玉米产量145386吨,下降1.3%;谷子产量8781吨,增长6.6%;小麦产量241吨,下降3.6%;大豆产量212吨,增长6.0%;马铃薯产量8585吨,下降3.9%。

牧业年度(六月末)牲畜存栏237332头(只),同比下降5.9%。其中:牛存栏25090头,下降22.2%;羊存栏99838只,下降18.3%;生猪存栏103517头,增长18.1%。全年肉类总产量12681吨,下降11.1%。其中:猪肉产量6463吨,增长80.2%;牛肉产量3490吨,下降30.8%;羊肉产量1677吨,增长19.7%。奶类产量50833吨,下降45.7%;蛋类产量10381吨,下降15.6%(附表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4.11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2.7%。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384万吨,下降26.2%;发电量79.0亿千瓦小时,增长3.0%;水泥产量65.4万吨,下降36.9%;鲜冷藏冻肉850吨,增长10.9%;饲料67.5万吨,增长79.7%;液体乳9.7万吨,增长13.8%(附表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增加22.03亿元。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1家,集体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48家;按控股情况分:国有控股9家,集体控股7家,私人控股28家,其他8家。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66亿元,比上年下降38.0%。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1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家,劳务分包企业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53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3.97亿元,比上年下降36.9%。第一产业投资43.38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投资45.01亿元,下降37.9%;其中工业投资44.61亿元,下降38.2%。第三产业投资35.58亿元,下降57.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0.61亿元,下降94.3%(附表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681万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批发零售业864352万元,增长7.7%;住宿餐饮业85329万元,增长8.6%。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993371万元,增长15.1%。其中:批发业947131万元,增长17.6%;零售业925340万元,增长12.7%;住宿业23389万元,增长13.1%;餐饮业97511万元,增长13.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1740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3.6%。其中:进口31.3万美元,增长15倍;出口17376.4万美元,增长6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年末全区公路里程82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路51.1公里,二级路82公里,三、四级路523公里,砂石路147.3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3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302万元,增长1.5%;邮政业务总量2059万元,增长14.2%。全区固定电话用户2.28万户,下降37.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3万户,下降51.3%;农村电话用户1.15万户,下降12.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7.2万户。互联网用户(包含手机上网用户)25.5万户。

全年游客接待量31.47万人次,增长72.9%。旅游创收3.21亿元,增长7%。

八、金融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85亿元,同比减少2.07亿元,下降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31亿元,同比增加4.10亿元,增长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75亿元, 同比增加4.55亿元,增长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8.19亿元,同比增加9.63亿元,增长19.8%。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5767万元,同比下降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745万元,增长3.7%;人寿险保费收入12022万元,下降37.1%。保险业赔款支出9881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8068万元,增长9.3%;人寿险赔款支出1813万元,下降20.5%。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3元,比上年增长8.8%。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7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4元,增长8.6%。全体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063元,增长6.2%。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858元,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670元,增长6.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类参保人员90950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79568人(退休27871人,遗属185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1382人(退休240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115人(退休1493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03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303人。截至12月,全区有城市低保对象2534户4356人,月人均补助水平429元。农村低保对象5753户8375人,年人均补助水平2047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年末全区普通教育中小学校27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学17所。职业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机构76所。普通教育在校学生32566人,其中:小学16328人,普通中学16238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101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7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8317人。全区普通教育教职工3937人,其中专任教师2827人;职业高中教育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特殊教育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学前教育教职工784人,其中专任教师539人。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115.27%;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9.87%。

2017年储备、申报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10个。有3家企业进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自治区级转移示范机构2家;全年技术贸易交易额达348.70万元。

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4.95万册(件)。文化俱乐部(室)12个,镇乡街文化中心12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16个;全区广播调频机6部,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机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9%;有线电视联网用户达5万户,广播电视光缆里程450公里;电视节目制作420小时,流动放映数字电影800多场次。

全区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44个。体育人口数13.37万人。年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20项,参加市级体育比赛活动8项。

十一、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71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55个,妇幼保健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55张,卫生技术人员19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5人,注册护士818人,药师(士)146人,技师(士)95人。

全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4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5家,民办养老机构1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所,床位1114张。

 十二、资源和环境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30公顷,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人工造林530公顷。全区森林面积3.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32.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8.3%。全区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2.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9.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主要产品产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

资料来源:

1.本公报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赤峰调查队。

2.城镇新增登记失业、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来自区就业局。

3.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社会保障局。

4.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区医保局。

5.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

6.对外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数据来自区商务局。

7.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

8.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区邮政管理局。

9.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移动、联通、电信赤峰元宝山区分公司。

10.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元宝山区中心支行。

11.保险业保费收入、赔款和给付支出数据来自区内各保险公司。

12.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

13.科技数据来自区科学技术局。

14.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旅游和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广电体育局。

15.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16.社会服务数据来自区民政局。

17.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

18.节水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区水利局

19.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