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庄镇前进村多年来坚持治理荒山、建设日光温室、发展奶牛养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很多村民靠种菜、养猪发了家。
前进村4000亩耕地,90%都处在锦绣山的山坡上,“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正是过去前进村农业“望天收”的真实写照,村民们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每亩地收入也不过500多元。为了摆脱“望天收”的局面,上个世纪90年代初,前进村派出工作组到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回来后,前进村借鉴寿光等地发展保护地蔬菜的成功经验,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方式,确立了在锦绣山的坡地上发展保护地蔬菜、实现富民增收的路子。为了用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疑虑,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种棚,并动员亲属朋友先干。建棚过程中,村干部与镇政府的农业技术人员连续40多天工作在施工现场,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解决建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发展保护地蔬菜的积极性,前进村的保护地蔬菜开始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为了保证种菜户的效益,1995年,该村又从山东等地引进了优质尖椒和西红柿品种,并开始在村里进行大规模的保护地蔬菜建设,经过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保护地蔬菜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村的保护地蔬菜面积达到了1000亩,年可实现收入1000多万元。今后,前进村还将加大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的引进力度,在锦绣山上规划建设占地30.13公顷的高新农业产业园区,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富民增收,以此打造现代农业强村。
与种植户的致富路不同,村民王树森走的是养殖发家的路子,2004年他在村里的帮扶下,在前进牧场园区饲养了30头奶牛,每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像王树森这样靠奶牛发家的农户,在前进村还有五十几户。
2003年,前进村借助赤峰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入驻我区的契机,投资2000万元,在锦绣山南的山脚下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1000亩的前进奶牛牧场园区,无偿提供给饲养奶牛的村民使用。2011年,前进村还采取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村里投入的方式,投资130万元,对前进奶牛牧场园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改造完成后,新增奶牛养殖户40户,增加奶牛存栏数500头,日产鲜奶增加5吨,达到25吨,年增收100多万元;还从河南购进了两套国内先进的挤奶设备,提高了挤奶的效率,降低了奶牛患乳腺炎等疾病的风险。(专刊记者 鞠国柱 特约通讯员 张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