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我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和社会组织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奋力推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聚精神力量、树文明风尚的旗帜。
文明新风沐新村
仲秋时节,漫步在平庄镇前进村的街头巷尾,文明和谐之风拂面而来: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云杉环绕,一栋栋房舍崭新漂亮、窗明几净,一个个村民笑容舒展、文明礼让。
近年来,前进村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抓全民教育、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该村不遗余力地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宣传橱窗和文化墙等,全面扩大基层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并以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动、活泼、参与面广的群众性活动,保障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如今,村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中心、万册书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力搭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
前进村还投资560万元,建成“党史馆、村史馆、廉政厅、多媒体宣教厅、微信公众平台”和“便民服务大厅”。“两馆两厅、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让党员群众能够切实“学党史、忆村史、知荣辱、增本领、严自律、讲奉献、争先进、促自己”,促进村民接受教育、提高认识;“便民服务大厅”实施“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服务零距离”,让原来的村民办事变为现在的干部帮忙办,真正达到了为民服务的目的和效果。
此外,前进村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农牧民”、“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积极营造勤劳致富的村风民风,引导村民传承尊老爱老的家庭美德,全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呈现文明和谐新景象。(刘洋)
打造文明社区 建设宜居家园
迎着秋日的暖阳,走近平庄西城街道紫辰社区服务中心,首先会听到阵阵悠扬的葫芦丝声,似一阵清风,给人带来清爽的心情,这是活跃在社区的葫芦丝艺术团队正在排练曲目。
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社区加大文体娱乐活动组织举办力度,2015年紫辰社区成立了艺术团,艺术团由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组成,根据不同的节日做不同的主题活动,同时,社区不断完善活动设施,切实保证社区老人业余生活的多彩开展。
伴随着优美动听的葫芦丝声,穿过社区具有蒙古、鄂伦春等民族特色及民族魅力的文化长廊,来到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志愿者孙岚的辅导下进行手工制作,玩得津津有味。这里除了手工制作,还有课堂学习、国学教育、科学小实验等活动。为了给社区儿童提供一个免费的课后学习场所,解决在职父母下班前无人管孩子的实际困难,紫辰社区成立了“四点半课堂”,使在职家长再也不用操心下班前安顿孩子的问题,受到社区居民一致“点赞”。据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静介绍,紫辰社区积极打造为青少年服务的特色社区,除了“四点半课堂”,社区还与爱自然环保协会携手创办了图书漂流活动,帮助培养孩子们爱读书的习惯,图书漂流室现已有图书1000余册,内容丰富多彩,给社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近年来,紫辰社区以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站、市民讲堂、科普活动室、文体娱乐室、棋牌室、羽毛球室等功能室,并完善了党员管理、居民自治、民族宗教、社会管理和劳动保障、计生等社会服务功能;还成立了爱心救助、治安防范、科普宣传、文体娱乐、健康教育、法律维权等志愿者队伍,切实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兑现承诺的每件实事,与居民们共同建设休闲宜居家园。(孙艳军)
“西柚”飘香孵化正能量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当凡人善举、乐善好施成为一个城市多数人的生活理念,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成为一个城市多数人的自觉行动,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会在这个城市深深扎根。
在如意东社区,赤峰爱心家园协会、小红帽社区服务队每月确定一天为敬老服务日,为社区老人理发、照相、聊天、搞卫生;在紫辰社区,爱自然环保协会开展“图书漂流”和“四点半课堂”服务……西柚社会组织联盟开展的一项项志愿活动,犹如一把把生生不息的火炬在宝山大地传递着正能量。
2015年底,平庄西城街道组建西柚社会组织联盟,联盟以“政府统筹管理、专业机构运作、社会支持参与”为运作模式,致力打造我区“社会硅谷”,驱动公益“创新引擎”。
目前,已有玉龙道德氧吧志愿者协会、赤峰知了残障人服务中心、赤峰蓝哈达志愿者协会等11家公益性社会组织入驻联盟。为支持入驻联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平庄西城街道为联盟提供了近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并筹措资金60万元,积极鼓励各协会关注社会问题、贴近社会需要,挖掘优质服务项目,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西柚社会组织联盟玉龙道德氧吧志愿者协会在“我为盲人说电影”活动中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乡镇、草原、蒙古包,让全市千名盲人圆了电影梦,活动在自治区获奖;在“七助暖夕阳”活动中,还有志愿者陪空巢老人购年货、平庄城区百名空巢老人有了保健医、7名志愿者陪空巢老人吃年夜饺子等新鲜事。
“西柚”飘香,该社会组织联盟正在持续弘扬志愿者精神,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扬帆起航!(孙艳军)
孝道望甘池 浇灌幸福花
孝,德之本也。对于五家镇望甘池村来说,打造孝道美德村,源于该村人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和践行。望甘池村党总支书记王化金坦言:“过去,村民们坚持践行孝道,并且通过自身努力,找到了致富路。但部分人却也因物质的充盈而沉迷于享乐,迷失了人生方向。这时候就需要重提孝道,帮助他们找回自己。今后,望甘池村人也将以争做孝子为荣,以争做孝事为乐,让村里老人们的脸上都绽放幸福的花朵。”
近年来,望甘池村以“孝道”为主线,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邀请专人对望甘池村的历史由来、隶属变迁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将编印成册的《五家镇望甘池村历史沿革追忆录》分发到每名村民手中,让村民知望甘池村兴衰荣辱,传承先辈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优良精神。开展“晒家训、扬家风、传美德”活动,通过村干部逐户走访,深挖村民家风家训中的积极因素,汇编成《望甘池村家训集》,在全村上下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望甘池村还为有老人的家庭建立了“敬老美德储蓄存折”,将村民敬老孝老行为像储蓄存款一样记录在册,活动实行百分制管理,基本分和难度分各占50分,年末由村委会根据村民“一问、二做、三报”情况进行评选,并给予先进一定物质奖励。通过活动不但激发了村民孝老敬老的热情,还使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在此基础上,专门编写了道德组歌20首,将精神文明建设搬进课堂、延伸到未成年人;为每户拍摄了全家福,并以全村各户全家福为素材,制作了“幸福望甘池,美丽全覆盖”的幸福墙,让村民时刻铭记自己是望甘池村的一员,是孝老敬老的模范。(姚剑 全超祎)
建德育名校 育一代新人
从校门校徽的设计、校名的题写、校歌的谱写到奠基石、悟石的引进;从“为高品位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旗帜”的树立到廊道、教室、宿舍、食堂的环境布置……一跨入山前学校的校门,就会让人感觉到校园建设的点滴中都渗透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打造了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山前学校于2009年9月正式成立,是我区进行棚户区改造和教育布局调整投资新建的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原来的3所农村初中、5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现有62个教学班,281名教师,2700多名学生,其中1000多名住校生。该校在不断巩固学校文化、教育、安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德育教育,有力促进了学生思想的进步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近年来,山前学校积极搭建育人平台,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为核心,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教育学生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以“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以贴近和服务学生为宗旨,逐步构建普及和提高结合、学校与各村配合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的少年宫活动体系,并把每天下午放学后1小时作为少年宫开放活动时间,使少年宫建设辐射到周边的农村及社区未成年人;建设并完善道德讲堂,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变常规的家长会为家庭教育研修班,拓宽家校合作渠道……该校通过多种载体推进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引领学生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提升。
山前学校还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列入德育工作议事日程,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学校还把班级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为良好班集体的建设提供核心动力。
倾心立德树人,收获累累硕果。山前学校通过全方位的德育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德育教育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光辉的旗帜”读书征文活动先进集体、全市平安建设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赤峰市优秀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赤峰市德育特色管理示范学校”等殊荣。(孙艳军)
让旅客带着快乐出发
前不久,平庄汽车站爱心妈咪小屋正式开放,屋内配有沙发、母子床、饮水机以及配套的育婴书籍,整个小屋充满了宁静、温馨的氛围。
爱心妈咪小屋’的建成使用是平庄汽车站的又一暖心服务举措,赢得了广大旅客纷纷“点赞”。平庄汽车站为一级枢纽站,于201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有营运线路44条,日均输送旅客3000余人次,客流量较大。该站一直秉承“旅客至上,服务一流”理念,以“544”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大文明服务力度,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质量,让每位旅客都带着快乐出发。
据平庄汽车站一位负责人介绍,该站“544”系列活动,即开展爱心、热心、细心、诚心、安心的“五心”服务;评选优秀党员,比谁的党性高、评选优秀团员,比谁的干劲足、评选星级站务员,比谁的口碑高、评选优秀窗口,比谁的服务好的“四评四比”活动。全体站务人员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窗口形象,事事关系交通发展”的优质服务理念,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推动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为保证学生及时安全出行,平庄汽车站积极与教育部门、学校、各村委会联系,组织车辆到各行政村接送学生,做到定车、定线、定员、定时;夏季向旅客发放绿豆汤和扇子,在医药箱中增加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通过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给广大旅客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
平庄汽车站还面向社会大众,施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全体站务人员实行挂牌服务,设立服务监督台、监督电话、意见簿,使广大旅客监督有其事,处理有其人,真正把客运服务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多年来,平庄汽车站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先后获得赤峰市、自治区、交通运输部、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获得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等殊荣。(孙艳军)
[责任编辑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