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万寿菊
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五月的元宝山区万亩花卉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项目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作为建区以来投资最大的农业项目,“千亩花园”、“万亩花海”里寄托着区委、区政府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区的殷切希望。近年来,我区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以“3661”工程为引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一片片现代化生态园生机勃勃、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错落有致、一排排规模化养殖小区干净整洁,聚焦宝山大地,处处涌动着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春潮,而一条以花为产业链的“花海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铺展我区现代农业的崭新画卷。
“基础+项目”强势推进
今年,有着多年花卉种植基础的大三家村迎来了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计划投资16.2亿元,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该村建设花卉产业园区。
大三家村有近300户村民从事花卉生产经营,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草花种子繁育、干花生产、经纪人外销等一系列产业。目前村民们经营的花卉品种有上百个,保有花卉种植面积近5000亩,花卉种子产量占全国50%以上。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到名扬内外的“花乡”,大三家村的花卉发展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出生在该村、现任美国捷怡公司总裁的于怡然。1994年,他将商业种植色素万寿菊品种及技术引入中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培育种植,现已扩展到东北三省、山东、河北等地。
去年,我区和于怡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推广色素万寿菊种植2万亩,建设色素颗粒、色素油膏、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系列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协商,区委、政府决定在高铁平庄镇区域沿线两侧,规划建设2万亩的色素万寿菊种植基地及1600亩的精品花卉观赏园,同步建设色素颗粒生产、色素油膏生产、叶黄素纯药生产企业和生物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完成前期投资2100万元,流转土地2.1万亩,色素万寿菊育苗工作已全部完成,该生产加工项目可研立项、规划设计等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围绕“千亩花园”、“万亩花海”,以五星级旅游景区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标准建设菊花特色小镇,打造三次产业高度融合的花卉扶贫产业园区。
“接二连三”强劲延伸
花海孕育大希望。在花卉扶贫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后,这条集规模种植、精深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花海经济”,将有力推动我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据园区花卉种植专业人员介绍,采用万寿菊叶黄素纯药生产技术,2万亩色素万寿菊可年产200吨纯药,如果按市场价格10%出厂销售,每吨纯药价格2000万元,销售额可达40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这种通过规模化生产、运用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模式,将引导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和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朵万寿菊,一边连着加工业,一边连着旅游业。利用赤喀高铁建设的契机,我区将聘请国际高端设计公司,建设国际花卉精品园、牡丹芍药精品园、草原野生花卉园等主题花园,倾力打造高端精品观光花园,全面开启“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待2019年赤喀高铁建成通车,高铁线穿越“万亩花海”7公里,将有力带动平庄乃至全区旅游业的大发展。
旅游业的拉动效应也将成为我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的强力推手。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消费产业集聚,将带动居民收入增加、土地升值、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品位提升、城乡差距缩小等一系列红利,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我区将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当好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做好高效农业的示范者,以“万亩花海”当底色,铺展活力元宝山美丽新画卷。(刘晓冉)
[责任编辑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