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外媒看宝山
内蒙古元宝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外媒看宝山  加入时间:2014-06-20 15:00:32

  1995年到2013年,元宝山区创新农业综合开发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累计投入资金2557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6869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8.8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30个,在深挖粮食增产能力、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上,元宝山区对基层领导班子和村组干部作风正、干劲足、谋事创业积极性高的优先立项;对群众投工投劳能到位的优先立项;对集中连片、综合开发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变化大的优先立项,激发各地各单位工作积极性。同时坚持“早”字当头,做到规划早到位、方案早出台、群众早发动、队伍早组建、施工早安排,确保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环环相扣、忙而不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元宝山区坚持科技给力支撑,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花少钱多办事;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合作,推广“良种新法”。近年来,元宝山区全面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村组干部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了统一种子、统一化肥、统一农药、统一地膜、统一播种、统一灌溉“六统一”管理模式,项目区良种新法推广率达到100%,机械化播种率达98%,膜下滴灌覆盖率达85%以上,优势日益凸显。此外,元宝山区还强化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了农业综合开发法人制,工程、材料招投标制,建设资金、内容公示制,工程监理制,联合验收制,资金区级报账制,资产产权移交制,绩效跟踪评估制。

  截至目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区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8.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3.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55万亩,围绕全区“菜、乳、肉”三大主导产业,先后扶持3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和引导示范作用,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增产提质增收明显。项目区亩均增产400至500斤,玉米品质提高1至2个等级,亩均增收300至400元,人均增收800元左右。二是用水明显节约。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亩均节约用水40%以上。三是节能省工降成本。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膜下滴灌可节省20%左右的化肥用量,降低50%左右的除草剂用量,亩均可节省人工、化肥、农药等成本200元左右。青壮年劳力可以从有限的农业资源领域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王 威]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