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区马林街道党工委以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创建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16个党建“网格”织成了一张覆盖所有社区、遍及每家每户的社区网络,形成了“党建为统领,服务为依托,网格全覆盖”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网格管理变“单打独斗”为“共驻共建”。马林街道党工委过去辖4个支部、34名党员。针对居民党员人数少、年龄大、文化低、党员作用不明显的实际,他们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加强与辖区驻地单位党组织的协调,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目前共接收进社区党员226名。他们推行网格化管理,以30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将辖区近万户居民划分为3个社区网格党总支、20个楼院网格党支部、60个楼栋网格党小组,形成了社区网格党总支——楼院网格党支部——楼栋网格党小组的“三级网格”体系,并依托街道“大工委”,实行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管理”工作体系,党的工作和党员发挥作用实现了全覆盖。“大工委”制的推行,使驻区各单位、各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实现了由“各自为战”到“共驻共建”的转变,由社区建设的“局外人”变成了“热心人”,推动了社会管理的协调发展。街道党工委还搭建了以网格为单位的“周报告、月交流、季小结”工作交流互动平台:楼栋网格党小组每半月开会汇总一下工作动态;楼院网格党支部每月开会分析当月重点、难点和疑点;社区网格党总支每季度召开总结会,梳理网格内服务管理的落实情况、交流经验体会。
网格管理变“一人一责” 为“一岗多责”。马林街道党工委为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职责,本着垂直管理和网格管理相结合、条管与块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进社区在职党员各自工作特点,发挥党员各自特长,对元宝山区农合行、红庙矿和平投红庙分公司200多名党员的服务岗位进行调整和确认,组建了10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网格“十大员”。网格“十大员”实行交叉任职,实现“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主要负责开展信息采集、日常巡查、居民服务、隐患排除和工作反馈等服务工作。马林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丽娟说:“我们街道开展的‘网格联动’有效地整合、利用和发挥基层管理服务的资源,受到居民普遍称赞。”
网格管理变“坐等办公” 为“上门服务”。网格管理员赵明飞聊起网格里的事来如数家珍:“我的网格里有532户,低保户13户、残疾人18名、空巢老人17名……‘网格’就像是自家的‘责任田’,得尽心尽力才行。”各社区党总支还以网格为单位制定了督查考核及奖惩表彰制度,对网格党员实行动态监测,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尽职责、争优秀、比奉献”的积极性。马林街道党工委书记邱海鹏说:“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区域化党建为突破口,抓党建‘网格化’管理,促党员‘零距离’服务,使辖区内的党员和各类组织在就近的网格内找到自己的‘责任田’,发挥了党员的作用。人们对网格人员的评价是:维护稳定的‘防火墙’,社区干部的‘好帮手’,广大居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