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煤电之乡”美誉的元宝山区,一直以来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区32万总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7万人,不足一半。95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仅为34.7万亩,可谓寸土寸金,在全市各旗县区中属土地面积较小、农业人口较少的地区。但元宝山区委、政府并没有因此减少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投入,“工业兴区,产业化富民”两大战略彰显了工农业两条腿走路的发展基调。在立足区情的基础上,该区创新产业化发展思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树立“高精尖”意识,在“袖珍”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发展高新特色农业,书写出富民产业的“大文章”。
土地是农业发展之本。为解决土地总量小、分布散难题,元宝山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有偿流转和集约化利用,使农村耕地向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仅2011年全区土地流转面积就达5.13万亩,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施展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标准设施种植园区,培育优势产业种植基地,让园区和基地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摇篮。
外引落户元宝山区的赤峰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就是实施科技兴农、推进高标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范。作为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园核心区,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成立了北方寒冷地区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组建了一支拥有国内一流育苗技术的专家团队。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专门用于设施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引进、转化并推广农业高新科技成果6项。在设施农业领域包括设施结构、栽培管理等方面申报专利10余项。试验示范各类蔬菜品种170余个,成功筛分和推广品种10余个,成为引领新科技步伐的集散地。同时园区注重对当地农民的科技培训,通过实地参观、集中咨询、专家讲座等形式,每年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全新的科技、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种植理念,给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带来一场巨大革新。
现代科技的注入也让老牌农业产业化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作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内蒙古康绿源蔬菜产业有限公司,在现代科技和经营意识的积极引导下,不断强化科技服务,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沈阳农大等科技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生产工艺上采取无菌操作,接种室等洁净区达到GMP30万级标准。产品采用小孔发菌、节水微喷保湿技术,有效保证产品的高质量。短短几年的时间,企业已由单纯的蔬菜产业生产发展成为以果、粮、菜、菌四大基地为基础,种植、加工、销售三次产业联动的综合性企业;利用保护地设施建起的风水沟镇大北海现代农业科技园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与天津果树研究所、中国葡萄协会联手种植反季节葡萄,在现代技术的“浇灌”下,从种植规模到产品质量都得到稳定发展并不断提升。2009年,在第十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鲜食葡萄评比大会上,基地种植的白鸡心葡萄以优质品质荣获金奖; 作为目前国内集约化程度最高、设计能力最大的木耳生产经营企业,伊康菌业的木耳产业化基地精细管理,发展优质菌种,带动周边木耳种植面积1万多亩,占地仅108亩的菌种生产区,年产值却高达4亿元;具有花卉育种和干花种植传统的大三家村,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花卉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到现在的60多种,姹紫嫣红的花卉品类多次荣登沈阳园艺博览会等国内大型园艺花卉展览会,在赢得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赢得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科技的力量在广大镇村同样拥有广阔天地。被自治区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绿色蔬菜产业远近闻名的美丽河镇四家村,全村7800亩耕地中,设施农业就占到5000亩。随着蔬菜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村里加强科技投入,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重点,把农民培育成生产能人、经营能人。全村9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涌现出科技示范户100多户,所生产的高品质绿色无公害蔬菜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全村有100多户农民在平庄城区购买了商品楼,80多户拥有家庭小轿车,成为科技兴农、富民强村的典型。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元宝山区的现代科技辐射力量还体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目前,全区共有菜、果、花、菌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2家,成员6165人,带动农户2.85万户。同时树立了品牌意识,将精品品牌作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顺利进军国内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康绿源蔬菜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注册了伊康、健尔、汇馨居、翠爽等商标品牌并投入使用。目前“伊康”和“汇馨居”商标已分别晋升为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通过开发市场带动基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发展步伐。全区建有农产品交易市场11家,2011年全年交易总额达到17.8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的北京新发地(平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接管经营,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内蒙古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田野餐桌”产销方式,则让绿色蔬菜从田野直接跃上餐桌,树立了产销直通的全新现代农业流通概念。
经营方式的转变、现代科技的力量犹如源头活水,有力推动了元宝山区现代农业向更深层次和更高领域发展,使全区农业产业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末,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6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9801元,真正实现了产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