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外媒看宝山
平庄镇四大制度捆住村干部手脚
外媒看宝山  加入时间:2014-06-16 16:36:5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元宝山区平庄镇积极解决村干部不尽职、失公平,少诚信、缺监督等问题,将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推行“坐班”办公,解决“无人办事”问题 
 
    由于农村的特殊性,许多村干部不是在忙自己的农活就是在经营自己的副业,村委会没有人办公的事经常发生,群众签字、盖章有时要往返好几趟才能办成,有的干脆只有吃饭时间到干部家才能找到人,既跑了不少冤枉路,又耽误了农活。针对这种“事难办,人难见”的问题,平庄镇在村推行干部“坐班”集中办公和轮流坐班制度,即:村干部每月至少上班22天,两委成员每天至少要留一名干部在村委会坐班,认真受理各项事务,对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及时反映给相关负责人,对不属于村管辖事务,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办理,同时做好轮值记录,保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开展“民主评困”,解决优亲厚友问题 
 
    针对部分村干部在救灾救济、低保户申请等方面存在优亲厚友、有失公允、假公济私、吃拿卡要等问题,平庄镇在全镇各村推行“民主评困”工作,即:由困难家庭向村委会递交申请,按照名额数,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投票表决确定低保户和救济对象,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报经镇政府民政办,由镇、区两级民政部门入户核实基本情况,最终确定享受低保户名单。推行“民主评困”以来,既克服了村干部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现象,也进一步密切的村干部与群众的联系,缓解了干群矛盾,正如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镇里到村征求意见时群众所说:“低保是我们村民自己决定的事,大家都举了手、投了票的,谁评不上既赖不到镇政府的头上,也赖不到村干部头上,我们都没意见,都很满意。”   
    
    加强“三资托管”,解决干部廉洁问题 
 
    为防止村干部“乱花钱、花错钱”,将村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平庄镇在财力充足的村推行村财务年度审计制度,在部分条件成熟的村推行“村财镇管”的财务托管制度,并本着成熟一个接管一个的原则,对各村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政府拨付、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管理情况、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情况、土地补偿分配使用情况、村级债券债务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有效遏制了村级账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开支不透明等现象,减少了村民因村级财务上访案件发生。同时实行村级财务入账前必须审核、支出必须入账、财务必须公开的“三必须”制度,即:村级财务人员每月至少一次到镇农经办,由工作人员审核报账内容、报账金额、经费开支渠道、经办人等信息,确保报账内容真实、规范;严格执行支出报账入账制度,做到支出明了,票据规范,事由清楚;所有账务按照重大问题及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大流量账务每月公开、一般账务每季度公开一次的原则,由镇纪委、镇农经办督促各村按时公开各自账务,坚决杜绝假公开和不公开现象,有效推进了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实行“廉政承诺”,解决“公信缺失”问题 
 
    为提升村干部素质,加强作风建设,防止村干部“讲空话、说大话、编假话”欺上瞒下,建立一支建立一支能力强、作风硬、干实事的村级干部队伍,平庄镇除加强干部培训和监管外,认真开展了廉洁自律和作风双承诺。每年由镇纪委牵头,与各村签定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对村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执行村级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民主集中制及作风建设等方面作出承诺,接受镇党委的监督。同时,村班子年末要就增加村民收入、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基层党建等方面,在村民代表和党员干部大会上进行述职,接受村民代表和党员监督。通过双层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村干部讲空话,编瞎话欺上瞒下,也保证了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王玉清 蔡海艳)

                                                                    [责任编辑:王 威]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