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文明播报
【百姓故事】郭爱芹:无怨照顾瘫痪婆婆十四年如一日
文明播报  加入时间:2015-10-23 09:19:34

家住五家镇房身村六组的普通家庭妇女郭爱芹,十四年如一日伺候、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无怨无悔。她的辛勤付出让这个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也为社会上的儿女们树立了一个爱老敬老的榜样,。

郭爱芹今年39岁,在16年前与同村村民隋福东结婚,丈夫在长期外忙于生计,她则操持着家务。公公婆婆年纪大些,但自己能照顾自己。家庭虽不能说是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还算平静安逸。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景不长,公公突然得了脑出血,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料理完后事,她与丈夫说:“从我嫁到你家,咱们的生活条件一直不是很好,爸爸活着的时候,也没跟咱们享着多少福,现在就剩下一个老人了,以后咱们要好好待老人家啊。”

谁料,祸不单行。好像老天真的要考验这位儿媳能否真的做到言行合一。14年前,婆婆被诊断患有脑血栓疾病,当时病情不是很重,住了20多天院。在郭爱芹的细心照顾下,病情有所缓解。但自此婆婆变得心事重重,爱发脾气。郭爱芹看到这,急在眉头,疼在心上。她很理解婆婆的心情,常常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即使老人有时会唠唠叨叨,她也不和老人争辩。郭爱芹那时就常说:“得病容易去病难,婆婆的病要三分治七分养,不管啥时候都要让她开开心心的。”

但像脑血栓这种病,总会反复,婆婆每次反复都需住院治疗,一住就是个把月。这个时候,郭爱芹就放下家中活计,守候在医院精心伺候婆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拉过脸,只是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婆婆和家人,直至婆婆出院。但随着婆婆的年纪愈大了,病情也变得愈严重了,最后已是瘫痪在床。

面对儿女都不在身边的婆婆,郭爱芹明白,照顾瘫痪婆婆的担子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虽然婆婆身材矮小,可对于从没干过体力活的郭爱芹来说,照顾婆婆的起居并不轻松。每次婆婆大小便成了一大难题,仅靠郭爱芹一人是抱不动的,有时候还要靠孩子搭把手,才能把婆婆扶到坐便椅上方便。每天起床后,她先把孩子照顾上学,然后给婆婆穿衣、梳头、洗手、洗脸,再给老人喂饭。

郭爱芹说:“伺候老人不能单纯是端吃递喝,更重要的是学会体贴老人,搞好精神上的安慰”。她回忆说,有一次孩子其中考试成绩下来,考的不是很好,郭爱芹就没好气地教训了孩子一个中午。婆婆很心疼孩子,等到吃饭时,郭爱芹给婆婆盛好饭端过来,婆婆端着碗一口也不吃,直掉眼泪。郭爱芹没法儿了,只得训完了孩子,再好言相劝婆婆。婆婆这时才把饭吃下去。郭爱芹时常教育她的儿子,不要嫌弃奶奶,如果妈妈不在家,要力所能及地照顾奶奶,不要让奶奶生气。在她的熏陶下,念初中的儿子,每星期回家,都会给奶奶带些好吃的。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么多年来,婆婆的床铺总是干干净净的,房内打扫得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婆婆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夏天郭爱芹给老人屋换风扇取凉,冬天她把老人屋的炕烧得热乎乎的。

孝敬老人说起来很简单,一天没什么,三两月也并不很难,可郭爱芹一做就是十四年。郭爱芹坦言,有时心里也烦燥,尤其是看到与她同龄的姐妹们都投入到稳定的工作中,看到她们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挣了不少钱,为家庭生活减轻负担,日子也过得滋润了不少。可,每每看到瘫痪在床的婆婆,一想到老人无人照顾,她也就没了脾气。

为减轻病痛对老人的折磨,她常常晚上睡不着觉,与丈夫商量着怎样能把婆婆照顾得更好。后来,她买了一个轮椅,每逢阳光明媚的日子,她总会把婆婆推着到外边逛逛,让邻居们陪她聊聊天,呼吸些新鲜空气,知道些外面的新鲜事。婆婆高兴地说:“我儿媳妇对我这样,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呀,我还得再好好活几年,再好好享享福。”

十四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的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扛过苦难的一次次碾压,在平凡的生活中无言地高擎起一展爱老敬老的先锋大旗。姚剑

[责任编辑 黄凌宇]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