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云杉路街道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数量已由刚开始的14个增至如今的48个,区域化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学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推进中,我们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立在社会组织、非公企业上,统筹区域内党组织、单位,有效实现了对整个区域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区域性党组织凝聚力得到彰显。”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云杉路街道针对辖区两新组织大量涌现、社区党组织资源不足、力量薄弱等状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与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抓共进,把区域化党建作为推动社区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整合资源、强化服务为重点,以提升组织的领导、协调、服务功能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驻街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区域化党建工作全覆盖
云杉路街道在近几年不断探索实践街道社区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云杉路地区实际,着力构建纵横结合、条块互动的“网格式”组织模式,整合驻街单位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了云杉路街道联合党工委,建立了区域党建“1+3”的新型组织网络,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区域党建工作覆盖面。
该街道还积极推行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专门收集和倾听党员、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并搭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同时,为使党员、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更通畅,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街道分别在云杉路社区和元矿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由此使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党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和社区离退休党员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并定期对涉及到社区居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让党员充分为社区献计献策。
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区域化党建运作机制
云杉路街道联合党工委成立以来,建立了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打破了多年来不同行政隶属关系党组织之间的分隔局面,实现了资源、活动区域化。在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框架下,各单位党组织不分行政级别,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近年来,云杉路街道联合党工委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规范运作,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运作机制。
该地区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联合党工委组成机构,联合党工委设书记一名,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负责区域化党建全面工作,副书记数名,由相关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协助书记工作,联合党工委下设秘书处1个,秘书处设1名秘书长,秘书长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负责联合党工委日常工作,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秘书处下设党群、经济、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综治等5个工作组,促使区域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得到不断完善。
此外,该地区还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建工作例会制度。由街道联合党工委牵头,每季度举行一次例会,讨论区域化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通报前期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区域内的有关单位和部门也把自身工作体现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去,动员、组织所属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切实提高区域化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开展共驻共建,推进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2014年12月21日上午,民族中学的篮球场上是一片欢声笑语,云杉路街道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球场上打球打得起劲。队员小张告诉记者,以前想打球没有场地,现在民族中学篮球场对外开放,他们每个周末都会过来打一场球。据云杉路街道一位负责人介绍,学校无偿向区域内居民开放活动场所,主要得益于区域化党建的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云杉路地区通过对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统筹调配,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各党组织在党建工作开展和党建资源稀缺性方面的矛盾。
思想工作联做。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聘请区委党校老师、学校教师、诊所医生等,定期开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产继承、思想道德、文明礼仪、老年病防治等方面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与辖区各中小学联合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家长课堂,并组织学生参与到文明和谐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来,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营造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组建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双休日期间开展普法、帮扶、维修等义务服务活动,组织各单位在职党员开展党员奉献日、慰问辖区低保户、青少年法制教育等活动,使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奉献在社区,形成了区域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促进了区域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公益事业联办。街道联合党工委积极发动辖区单位及在职党员志愿者,参与区域建设与管理、帮困助学、服务辖区居民、服务弱势群体等活动,协调辖区单位主动筹集资金,帮助生活困难的党员。云杉路社区依托云杉物业等单位,帮助2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在创城工作中,驻街各单位切实帮助社区解决了突出问题,协调区住建局解决了元电国槐街道路问题,设立了大车禁行标志和限高标志。
组织共联。以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为平台,加强辖区内外党组织之间的横向联系,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功能,通过制定共建规划、签订共建协议、召开联席会和座谈会等,加强沟通和交流,夯实了区域党建共建工作基础。
阵地共建。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利用共建单位的党员活动阵地、法制教育基地、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同时结合街道的特色阵地,通过志愿者行动,为辖区党组织和党员奉献爱心搭建阵地。(孙艳军)
[责任编辑 王巍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