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党建之窗
马林街道“四着眼”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
党建之窗  加入时间:2015-11-10 08:44:04

    近年来,马林街道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四个着眼”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取得良好成效。

    着眼阵地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千方百计增加服务场所面积。为改变街道复建之初各社区“办公一间房、办事一枚章”的状态,街道党工委紧密联系平投红庙分公司,积极找寻和协调社区用房,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一系列改扩建,社区服务用房总面积达1679平米,平均每个社区560平米,完成了社区场所达标建设。二是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根据服务需要,在3个社区建设了一站式服务大厅;以红庙社区为样板,按照一室多用、高效多能的原则,设置了文化活动、党群活动、教育培训、社区救助、劳动就业、信息咨询等7个方面综合服务功能,包含23项服务内容,实现了多元化综合服务保障。三是推动示范化社区建设。面对社区承载的服务功能逐步增多的实际,计划在新的办公场所划拨后,将两年来的社区经费打捆使用,集中进行示范化建设,解决开发区社区没有办公服务场所的问题,同时带动林山、红庙两个社区场所建设提档升级。

    着眼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选派4名副科级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强化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党组织的联系指导;通过机关下派、支部选优等方式,为社区配备了党建副书记,做到党建有人抓,工作有人做。二是健强“大党委”工作机制,以马林地区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为基础,新吸收马林小学参加街道“联合党工委”,7家单位的党政负责人为街道“联合党工委”委员;邀请5个帮扶社区的区直部门和8家辖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社区“联合党委”,进一步整合辖区党建资源,凝聚社区服务工作合力。三是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红庙社区为试点,探索建立联合党组织与辖区党员、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双向联系,党员接受单位和社区联合党组织双重管理,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促进党员素质和社区服务工作水平双提升的“四双”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党员服务机制。目前,该社区已开展了新春书画展、卫生环境清理、社区安全联巡服务活动3次,参与服务党员达362人次。四是从严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和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帮教工作。几年来,共发展5名社区群众加入了党组织;共处置不合格党员3名,占街道社区全体党员总数的4.7%。

    着眼精细服务,提升党建工作活力。一是完善街道社区门户网站功能,设置“走进马林”、“工作动态”、“党务政务公开”、“信息公布”、“居民互动平台”、“爱心微店”、“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等栏目,为辖区党员教育管理和社区居民服务搭建有效平台,畅通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二是建立民情信息库。在街道民情数据和党统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民情信息库和党员信息库,实现了准确、快速查找居住在本辖区党员、居民的基本情况和所在单位、岗位、特长等个案信息,为开展社区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推行社区事务代办制工作制度,为居民提供证卡办理等代办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截至目前,共为群众代办各类证卡4656张。四是以开发区社区建设为契机,从计划生育、就业困难职工再就业和贫困职工救助等工作入手,将社区工作和企业需求相对接,探索社区服务企业工作新模式,促进服务企业发展和服务驻地居民生活的“双赢”。

    着眼示范引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一是深入推进街道社区两级示范引领。配合区级示范引领工作,在街道和社区层面,组建了8个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为组长,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引领组,每名领导干部、社区负责人联系1个社区、1个网格、1到3名困难户,形成街道领导带头,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引领工作格局。目前,通过示范引领工作为社区解决了办公电脑1台,办公桌椅10套,社区活动经费3000余元。二是开展党员进家庭“进百家门、聊百家事、帮百家难、暖百家心”主题活动,组织街道、社区党员深入社区困难户进行走访,了解困难家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党员与困难户结成“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子,对困难户作出帮扶承诺,并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质量。目前,党员已走访困难户65户,了解梳理困难户面临的实际困难21个,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王铎)

[责任编辑 黄凌宇]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