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庄镇大三家村党总支下设1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9人。近年来,村党总支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因地制宜,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中心,以花卉育种为重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把一个曾经落后的农业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卉生产育种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村集体由2006年的负债40多万元变为2011年的收入40万元,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学比赶超,打造实干团队
2006年9月,大三家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当时摆在新班子面前的是一道道难解之题:村集体经济薄弱,外债40多万元,每年甚至连贷款利息都还不上;部分农户经营花卉,因未形成规模以及缺少技术支撑和销售渠道,村民收入微薄;村里基础设施破旧不堪,路不像路,村不像村……
面对这样的困局,该村党总支广泛调查研究,查找症结所在,以服务群众为核心、以提升素质为关键、以百姓满意为目标、以党建活动为抓手,率先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入手,迈开了带领大三家村改变面貌的坚定步伐。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村党总支利用村里有限资源,在“两委”班子中开展了“学比赶超”活动,坚持每月集中收看一次远程教育片,每月提一条关于全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两委班子做到“三实、两必须”,即:紧贴实际、结合实情、务求实效,必须在工作中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必须做到意见真心听、困难真心帮、民事真心办。新班子用务实的表现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村里人心顺了,自上而下拧成一股绳,为大三家村下一步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考察,大三家村党总支研究确定了“大力实施产业兴村战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扶壮花卉蔬菜育种产业,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发展思路,从此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科学发展“快车道”。
规范引导,做大花卉产业
在大三家村,花卉育种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由于各家各户“单打独斗”的种植和经营方式,使得这一产业一直处于不成规模、不上档次的低迷状态。针对这一现状,大三家村党总支研究决定,抓住我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契机,以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为突破点,统一规划建设集中连片的花卉育种和蔬菜种植园区,提升发展档次和水平。在区、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顺利实施,村党总支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配套完善了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园区建成后,村党总支配套出台了相关服务措施,扶持花卉产业壮大发展: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村民每建1亩地冷棚,给予补贴2500元。二是组织种植大户注册成立了8个花卉经销公司,建设了花卉销售网站,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三是组建了40多人的专业经纪人队伍,散布在全国各地抓订单、跑销路,拓展外埠市场。四是加强学习,每年采取聘请农学和花卉专家到村授课、派人参加国家大型农展会、引导花农订阅《花卉报》科技刊物等方式,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大三家村花卉种植园区现已发展到3500多亩,花卉新特品种增加到20多个,全村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花卉育种产业,拥有大棚十多个、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40多户,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广州、沈阳等地,仅此一项就为全村户均增收5000元。
与此同时,大三家村同步发展甘蓝、圆葱等设施蔬菜种植产业,现已建成蔬菜冷棚2000多个,部分产品走出国门卖到了俄罗斯,蔬菜产业户亩均实现收入超过2000元。
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上,村党总支还坚持带领村民“两条腿”走路,发展养殖产业。村里建设了养殖小区,现在全村奶牛存栏400多头,育肥猪600多头,蛋鸡存栏10万多只,初步形成了种养殖齐头并进、多元化立体式发展的产业格局。
真心为民,实施民生工程
在富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大三家村党总支还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加快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步伐,让全体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惠农利农项目,投资50多万元对村办小学进行了危房改造,让师生在新建的800多平方米的宽敞校舍里学习生活;投资120万元实施了自来水惠民工程,使全村1200户老百姓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建起了村民科技文化活动室,活动室内科技图书、棋类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成为了村民学科技、学文化、搞活动的综合平台;组建了街道清洁队,为全村实施了沼气改造项目,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培育“四有”农民,全村呈现出了村风文明、安居乐业、物阜民丰的新景象。
在大三家村党总支的带领下,201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大三家村先后被中国世纪大采风评委会评为“新农村建设文明示范村”;被赤峰市政府评为“设施农业及无公害蔬菜产业专项工作先进村”;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产业化工作先进村”、“平安建设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