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地域面积较小,但镇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区委坚持把镇乡党政正职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为目标,切实加强选任、培养、管理和激励,着力打造一支可驭大局、善抓发展、能担重任的镇乡党政正职队伍。
严格条件“选”,任用有“公认”。坚持镇乡党政正职选任的高标准,突出“重基层、重能力、重实绩、重公论”的鲜明用人导向,并兼顾专业学历、经验阅历和岗位经历,把“递进转”、“区直派”、“副职选”结合起来,大力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领导能力突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担任镇乡党政正职,确保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目前全区12名镇乡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3.3岁,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1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6名党委书记中5人曾担任过镇长、1人由区直部门正职转任,2人具有担任过镇党委书记的经历;6名镇(乡)长中有3人由副书记提任、3人为区直部门优秀干部派任。实施全委会票决任免镇乡党政正职制度,近三年来,通过全委会票决任免镇乡党政正职15名,确保了镇乡党政正职选任的公认度。
加强培训“育”,工作有“本事”。将镇乡党政正职素质提升作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在学时安排、内容设计、人员选派等方面对镇乡党政正职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上级调训、专题集训、干部论坛培训、能力提升班轮训、外出参观考察、挂职学习等多种方式抓好教育提升,保证每名镇乡党政正职每年参加1至2次上级组织调训、2至3次区委举办的干部培训、至少1次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进一步开阔其思路,提高其综合能力。近三年来,镇乡党政正职先后接受区、市、自治区三级培训117人次,其中,5名镇党委书记分别参加了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自治区苏木乡镇党委书记轮训班;镇乡党政正职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农村干部学院等自治区外著名院校参加培训13人次,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42人次;1名镇党委书记被选派到市直经济部门挂职锻炼。
强化监督“管”,履职有“规矩”。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为抓手,深入落实述职述廉、谈心谈话、函询、诫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和镇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一述双评”、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达标”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镇乡党政正职履职尽责的监管。健全完善“3+1”考评体系,坚持“五票合一”民主评价镇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制度,把镇乡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群众社会公认度评价作为考核镇乡党政正职的核心指标,同时对科学决策、驾驭统筹、沟通协调、应急处理等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衡量,并对考核结果居前的镇乡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后镇乡的党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促使镇乡党政正职加压实干。近三年来,区委每年评定3个实绩突出的镇乡班子,每个给予近50余万元的重奖,将2名镇乡党委书记推荐评为了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以人为本“励”,上行有“空间”。建立区大班子领导包联镇乡制度,利用听取工作汇报、基层调研、参加镇乡班子民主生活会、“一述双评”点评指导等时机,区大班子领导开展与镇乡党政正职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其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支持镇乡工作、爱护镇乡干部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凭实绩用干部,有为者才有位”的用人理念,坚持在引领镇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完成重要工作、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考察、了解、识别镇乡党政正职,对特别优秀的镇乡党政正职,优先推荐为县处级后备干部,优先交流重用到区直重要部门任职。近三年来,镇乡党政正职中先后有2人直接被提任为副处级领导干部,有2人转任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后又在区大班子换届中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3人被交流重用到区直重要岗位,有效激发了镇乡党政正职的内在动力。(崔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