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家镇党委立足实际,着力在“源头上高标准、教育上下功夫、关爱上出实招、处置上动硬茬”,持续激发党员队伍整体活力。
一是源头上高标准。严格按照“五字工作法”(选、管、帮、训、审)发展党员,变“等上门”为“领进门”,主动发现和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和外出务工经商、从事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将其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吸收他们参与党务、村务的民主管理,参加党的政治理论学习,使之在实践锻炼和考验中尽快成熟。同时,积极开展“双培双带”工程,即在按照“两推荐三票决四公开”民主程序的基础上,严把“关口”,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
二是教育上下功夫。结合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教育计划,利用上级党校、农村远程教育等工作平台,通过农民大讲堂、“三会一课”等不同形式,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扎实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员“评星挂牌”等活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党员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关爱上出实招。除了每年开展春节、“七·一”困难党员慰问活动以外,还制定了“五必访”制度,认真落实三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充分保障党员的政治权利。开展“党费扶带”工程,依托北台子村肉羊养殖产业,通过为10户有创业意愿和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党员户发放党费贴息贷款,发挥了农村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党组织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服务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四是处置上动硬茬。为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镇党委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以“党性分析、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通过制定十条不合格党员标准,采取“四种认定、三步评议、三级报备”工作法,共认定了23名不合格党员,占全镇党员总数的4.4%。分期分批给予8名不合格党员限期改正;3名劝退;2名退党除名;10名无正当理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工作的党员脱党除名处置。通过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全镇党员队伍得到进一步净化,党员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提高,畅通党员“出口”机制进一步健全。(全超祎)
[责任编辑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