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氨基酸系列及生物制药项目建设现场,随着一期土建工程的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厂区地面硬化和设备安装工作;在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区赤峰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饲料项目建设现场,办公楼、厂房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装修;在五家工业项目集中区赤峰环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锰铁合金项目建设现场,一期厂房正在建设之中,2.5万千伏安的热炉正在安装……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彰显着金秋宝山大地的勃勃生机。
今年我区共安排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 193.0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 56.22亿元,其中列入全市投资工业重点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75.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9.7亿元。项目投资额度大、数量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能源、化工、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都包括其中。
项目建设是我区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攻点,年初以来,我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转型为主线,根据自身条件、面临的发展机遇,努力创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凝心聚力推进工业重点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建设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在全区上下各部门的努力下,今年我区形成了业主参与联动、部门重视推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项目建设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9月末,29个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44.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9.8%,同比增长27%。
大班子领导主动服务
为项目建设“牵线搭桥”
区大班子领导不断加强对重点项目的领导服务工作,区委书记李廷玉、区长刘万东多次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与赤峰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饲料项目、赤峰九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00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项目、环球锰业、温氏集团等投资方企业进行对接洽谈,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了这些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廷玉强调,要努力为项目建设企业服好务,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千方百计地协助项目建设企业办理好工商、税务等各种手续,为企业建成投产扫清障碍。刘万东也在调研时强调,园区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企业第一”的工作理念,及时帮助入园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推动企业尽早投产达效。
在大班子领导的带动下,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多次带队深入到各项目建设企业之中,就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走访调研,为相关企业解决各种困难50多个。各相关镇街实行了月调度、月分析、月报告等制度,定期派出专人对企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对于自身能解决的问题确定分包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自己解决较困难的问题则上报区领导寻求帮助解决,得到了各企业的一致好评。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实行管委会科级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的方法,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努力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
出台扶持政策
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今年年初,我区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元宝山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工业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税费减免等手段减轻企业负担。《通知》要求区内各涉企收费部门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缓收政策,区本级权限范围内除水资源费以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免收,对涉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收费项目,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给予最大程度减、免、缓收。《通知》还要求有关部门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税按较低标准收取,同时要求市、区两级土地征管费地方留成部分缓交,新建企业和市重点项目用地的土地出让金缓交半年,对于符合产业政策、规模较大、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用地,具备供地条件的,要尽快为其办理相关证照和手续,使企业早融资、早投产、早达效。
今年非公经济投资已成为工业项目的主体,我区因此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意见》要求,项目审批、备案按归口管理原则,由牵头单位实行领办、代办,清除了企业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使企业顺利完成项目建设。《意见》还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凡投资重点支持产业领域内的项目,土地价格按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最低标准执行,土地出让金纯收益地方留成部分返还企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非公有制项目,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快用地预审,调剂用地指标,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持久经营能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用地倾斜,保证其扩大经营的用地需求,依法保障了企业的用地。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为项目建设“添柴加薪”
有些项目,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在做完前期准备工作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融资政策、自有资金不足等影响,建设速度放缓。有的甚至竣工后,由于资金短缺迟迟不能投产,有投入,没产出。区金融办、区经信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加大“跑部进厅”工作力度,加强与赤峰市及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联系,做到尽可能多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积极加强与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包商银行及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联系对接,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今年以来,累计为工业企业争取贷款16.65亿元。
我区还充分发挥工业系统已成立的行业协会作用,探索社会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金,通过有偿借款等多种方式,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为项目建设添柴加薪。
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今天建设中的工业重点项目将成为明天元宝山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一个个工业项目形成滚滚春潮席卷着宝山大地,带来了“一区五园”的满园春色,也必将带来明日元宝山区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遍地花开。(专刊记者 褚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