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元宝山区是先有矿山、后有企业,先有企业、后有城市。丰富的地下资源为这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从元宝山露天矿作业场里亚洲最大的巨型开掘机,到元宝山发电厂高耸入云的现代化烟塔,无不涌动着技术与力量交相辉映的生产热潮。煤电联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写下浓重一笔。
滚滚乌金为元宝山区的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多年来,依托煤电优势点亮工业经济,已成为元宝山区经济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然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有限性正随着开采量的逐年攀升日益显露。2008年全区生产煤炭约2485万吨,其中平庄煤业(集团)公司生产2000多万吨,地方煤矿生产432.55万吨。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除了平庄煤业(集团)的部分矿井尚能开采20年以上,大多数地方煤矿将在5至10年内因煤炭资源枯竭而关闭。
对此,元宝山区并没有“坐吃山空”。作为一个区域位置特殊的资源型城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平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赤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元宝山区正式列入内蒙古自治区5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之一。元宝山区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场”上率先吹响了“集结号”。
面对一个城市的未来,元宝山区的“执笔者”果断出手,大胆着色,在900多平方公里的巨幅画卷上挥毫泼墨,层层点染,勾画出一幅风采卓然的七彩画卷。在这张新经济蓝图上,“横扩纵拓”的大思路、“产业转换+产业延伸”的复合型模式,构建起鲜明的主体骨架。一是大力发展原有煤炭、电力等资源型产业,延伸以资源为基础的深加工产业,继续巩固原有的基础产业;二是大力培育煤化工、生物化工和装备制造、建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接续产业,努力将这些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经济新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加工制造和绿色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主的新工业体系。元宝山区提出了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电力、煤化工、生物化工、机械加工制造、食品加工五个产业的产值和税收分别达到40亿元和6亿元的产业发展规模,再打造五个“平煤”的响亮口号。能源、化工、加工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使元宝山区产业结构日益呈现多点开花、色彩纷呈的动人春色。
煤化工无疑是煤业转型的首选之路。与平煤集团重组并购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国性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总投资25.9亿元一期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就是公司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这一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于一体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填补了蒙东地区煤制尿素产品的空白,将对赤峰及蒙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平庄煤矸石热电厂每年将25万吨煤矿废弃的煤矸石转化为新的优质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与红庙煤矿为邻的天宇建材自主创新的“凝石”技术,利用每年“吃掉”的10万吨煤矸石,产出空心砖6000万块,为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开拓了新的空间。瑞阳化工集团通过先进工艺将本地丰富的玉米资源转化为乙醇等化工产品,同时其副产品玉米粕又为近邻企业帅威元兴饲料厂提供了生产原料,而另一副产品则成为铸造企业的制模原料,打造了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开发本地区及周边各行业适用的装备和备品备件,力争在2015年至2020年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经济转型的重点接替产业之一。贺麒铜业作为煤—电—铜产业链的下游企业,生产的内螺纹等各类大型铜管产品,畅销青岛海尔、天津LG等30多家空调和制冷设备企业。宏文机电则以生产煤矿液用支架为“拳头产品”,几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1.36亿元。
元宝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先后被国家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立为绿色产业示范区。在由30多万亩耕地铺就的绿色版图上,元宝山区确立的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推进“菜(果)、乳、肉、饲(草)”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产品科技含量更高、农产品加工链条更长、生态功能更为显著的种植业生产格局。
全区规划建设了5000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8个,设施农业总面积到年底可达10万亩。奶牛存栏近4万头,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9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1个,肉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70个。先后培育了赤峰伊利乳业、燕京宝山啤酒、大牧场肉食品加工、康绿源蔬菜、恒升淀粉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农牧业加工企业。2008年,元宝山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3家,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
此外木材加工和羊绒纺织两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既充分利用了区域富集的资源优势,又成为煤矿工人转移就业的“蓄水池”。全区3大木材加工园区,吸纳加工户310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巴林奥雪”等多家羊绒纺织企业,以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品牌的高品位。
城市经济转型给昔日煤城披上了一件七彩“霞衣”。放眼未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华丽转身”的元宝山区必将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庄大道。(薛广明 孙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