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家乡党委树立生态保护为先理念,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工作原则,加强春季防火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在森林防火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三个加强”有力措施,扎实推进防火工作,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构筑起春季防火的坚固“城墙”。
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强化“联防联控”防火机制,压实乡村两级党组织防火责任,着力形成上级联动格局。乡级党委坚守阵地。落实乡党委统筹管理责任,采取“锁紧门户,织紧口袋”的方法,在进出山头、道路交汇处重要地点设立卡口。全乡6个行政村共设26个卡口。全乡10名包村领导、30余包村队员全部到村到卡口,坚守岗位阵地,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等制度,积极参与清明防火工作,实现统筹推进。村级党支部守土有责。6个行政村党支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第一时间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发动村“两委”成员、监委会成员、护林员开展“包山头”“认树林”行动,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40余份,做到机构、人员、工作、责任“四落实”。广大党员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在森林防火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调动全乡80余名党员参与春季防火工作,划分党员责任区5个,广泛摸底交流调查,充分发挥党员调动群众优势,落实各自防火措施,实现森林防火责任体系无缝衔接。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意识高度
小五家乡党委宣传在先,动员在前。在广大党员群众中树立防火意识,实现源头管理。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实现承诺践诺。在各村党支部中广泛开展党员防火宣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凝聚思想共识、承诺践诺争做模范先锋,让广大党员带头落实防火责任。截至目前,各党支部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学习、工作部署活动10余场次。线上线下宣传动员实现广泛知晓。线上通过村社网格通、微信联络群发布《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累计转发次数100余次;线下结合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载体,通过党员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动员宣传等方式,营造护林防火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悬挂宣传条幅15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播放宣传音频50余次。设立定点劝返实现防微杜渐。为预防私自祭祀烧纸等危险行为的发生,6个村党组织在进山必经之路设置劝返点,由党员干部带头轮流值守,现已建立党员劝返点25个,劝返违规用火群众100余人次;通过党员与违规用火重点人群结对包联的形式,全面管控火灾隐患,实现防患于未然,切实将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物资保障
加强灭火队伍建设,建立以党员、网格员为核心,村民组长等群体积极参与的快速反应防火力量。强化防控消防队。通过党员“亮身份”,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签订党员承诺书12份,发挥先锋作用;通过训练“强实战”,开展实装演练2场次,提高灭火救援能力;通过交流“增素质”,开展灭火技能交流1场次,结成互助对子13个,切实增强队员灭火技能。建强义务扑火队。以各行政村、自然组为基础,建立建强义务扑火队。人员配备到位,成立义务扑火队6支,队员中共有党员28名;装备配备到位,备齐风力灭火机、对讲机等专业防火工具,经常性检修、保障;制度建设到位,通过建立工作职责、日常训练、器材使用、应急反应等制度4项,组织开展灭火演练2场次,切实提高火灾扑救能力。配齐志愿防火队。统筹全乡机关干部职工、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以及志愿者共100余人,成立后勤保障、卡口执勤、巡逻巡查三支队伍,为突发森林火情提供后援支持。现已科学划分队伍,精细设置职责,设立执勤点31个、党员先锋岗10处,成立后勤保障队、巡逻巡查队13支,构建起“坚守岗位、上下协同、网格覆盖”的管控布局,确保管控范围无死角。
供稿/小五家乡 刘亚楠
编辑/张力凡
审核/褚琦
终审/陶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