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元宝山镇党委站位筹谋高远,用心想事、用心干事,对照区委“一城三基地”的发展目标,深入发掘本地资源潜力,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按照“党建工作抓制度强引领、工业经济抓服务强保障,农业经济抓精品提质效、三产服务优环境增活力、城乡建设促融合提形象、社会事业抓覆盖重民生”的工作思路,全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
(一)全面提高管党治党。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强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二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社会舆情汇集梳理,健全分析研判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紧紧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加强主题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着重提升现代农牧业发展质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推动种苗、生猪、肉牛和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种苗产业。借助元宝山国际种苗特色小镇列入自治区首批培育名单的契机,发展壮大种苗产业,力争将种苗生较高的种苗和种子产业,为种苗小镇建设注入新动力。二是继续产能力提升至10亿株,积极探索“和润模式”,全力引进科技含量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的新路子,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产业,依托现有温氏农业,争取引进新。同时提升生猪产业品牌价值,扩大长胜村生态黑猪养殖规模。希望等国内生猪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技术支持和销售保障能力三是推动肉牛产业发展。落实元宝山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继续推进肉牛养殖场建设,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四是推动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推动松木头沟村信鸽养殖、南庙村北虫草深加工、八家村黑木耳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马架子村胡萝卜产业化种植,扩大南庙村、王家店村、玉皇村中药材种植规模,全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五是积极改善农业发展条件。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农民“沉淀的资产”,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三)着力提升工业项目服务承载能力。一是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交通、供电、供排水等公用设施,打通元宝山城区南出口,积极争取建设南外环,利用好王家店村征拆空出的1.9万平土地,加快推进赤峰东部工业走廊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为园区和驻镇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物流管理、后勤保障等全方位服务,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环境,全方位提升区域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二是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借助毗邻开发试验区、东山工业园区优势,紧盯国家、自治区政策投资导向,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需要,聚焦“两新一重”关键领域,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和谋划储备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力争在国家和区市大盘子中占有更多份额,以接续不断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未来发展,为促进地区发展筑牢基础。三是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马架子村土地征收、木头沟村云天化渣头沟村云天化渣场土地征收、元宝山露天矿英金河改河、蒙东国际物流港、管线道路等征地拆迁工作,保证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四)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推动旅游业逐步壮大。按照全域旅游规划和短途近郊休闲游的定位,深入挖掘各村旅游资源。持续办好和润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开辟贯穿元宝山露天矿、元宝山发电厂、元宝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园区大企业的工业旅游线路,提升元宝山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推动物流业向乡村逐步延伸。形成覆盖城乡、管理规范的物流配送网络;依托现代物流和电商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建设,带动传统商贸业提档升级。三是规范提升四道井子葵花交易市场。四道井子葵花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一定程度上存在交易分散、不成规模的现象,下一步将规范葵花交易市场,破解用地难题,成立合作社,扩大交易规模,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四是规划建设煤炭交易市场,在四合村选址,建设煤炭市场,规范煤炭交易行为。
(五)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变。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机制、观念、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有效衔接,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不摘”的脱贫标准,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质量稳定,消除返贫风险。深入开展乡村产业、人才、基层组织等建行动,强化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加强村级储备人才、领军人才培养,创新基层治理,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努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六)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继续推动综合服务区建设,逐步拉大城区框设架,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档次、内涵,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居民向心力全面推动城乡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区与矿区、城镇与农村、工业集中区与农业园区协调发展,城市实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实施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城市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