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千里处处花,乡村振兴美如画。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东城街道平庄村作为一个建村已有180多年的农村,也是宝山大地上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她用一幢幢温暖的新居,一个个朝气蓬勃的产业,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在宝山大地写下了一段摘穷帽、奔小康的脱贫答卷。
强化扶贫产业 筑牢脱贫根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平庄村两委紧紧抓住产业扶贫牛鼻子,按下党建脱贫快捷键,建立稳固长效的增收机制,书写着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脱贫故事。村党委以融合党建为驱动,构筑起“商农并进、以商为主、一村双业”的产业格局,成立了建筑开发、商贸交易、交通客运、资产运营等四大产业实体,真正实现了从一产到三产的转型发展。
在村集体产业发展过程中,平庄村打破镇域限制,与平庄镇马架子村、岭上村联建成2000亩蔬菜基地,利用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为其提供摊位240个,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
此外,元宝山区商务局机关党支部通过供需对接,充分利用平庄村闲置商厅,引进了优质企业爱购超市,通过资产租赁集体经济增收120万元;元宝山区住建局机关党支部助力谋划实施投资1500万元的铁南建材市场项目,又给集体经济增收270多万元。一个个项目落地、一项项措施见效、一串串数字变化,正是因为元宝山区平庄村党委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下的越是“硬骨头”,就越是要深挖“病根”,下“刮骨疗伤”之决心,配齐脱贫致富良方。村党委将继续加大党建融合力度,咬定目标不松懈,力争在五年内努力让集体经济达到2600万元,蹚出产业扶贫路,筑牢脱贫强根基。
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
近年来,平庄村党委始终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牢牢抓住“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村两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依托基层网格治理,积极搭建“安居、兴业、保障、服务”等平台,使各项惠民政策公平有序用之于民。
2019年,平庄村依规有序完成近3000亩土地拆迁工作,目前已有4000余村民住上新房,预计2年内完成全部棚改拆迁工作,彻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依托网格治理让282户新村回迁小区农民拆掉了土锅炉,接上了集约、环保的集中采暖设备,赶在2020年冬季供暖期前实现了集中供暖。村集体建立了托幼养老、社会保障等服务实体,在医疗、养老、助学等方面,跟村民一起分享发展成果。村集体经济每年出资130余万元,统一为村民缴纳了医保,出资160万元,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老龄津贴和春节、端午、中秋“三节”的过节费。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干部能力素养,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平庄村把脱贫攻坚真正融入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让村民住进了新家园,“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的问题也已得到彻底解决。
坚守扶贫一线 助力脱贫攻坚
自吹响脱贫攻坚战“冲锋号”以来,平庄村汇聚力量点燃脱贫攻坚红色火把,广大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干在难处。烈日下行走在田间地头,寒夜里围坐在农家炕头,舍小家、为大家,满腔热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从强两委班子入手,培养“领头雁”。村党委积极推选年富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致富带头人担任村书记,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村班子,实行“双交叉一培养”用人机制,推选村“两委”班子成员到村办企业交叉任职,择优选聘7名年轻优秀大学生到村办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为平庄村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从强党员队伍入手,凝聚“组织力”。村党委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争先创建“最强党支部”,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从强党建阵地入手,提升“服务力”。村党委投资400多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升级后中心占地12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成了集党群活动、为民服务、党建共建、基层治理四项功能于一体的党建阵地,成为了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浇灌希望,平庄村党委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儿,一步一步走进百姓心里,带领贫困户走出贫困的泥沼,点燃幸福生活的希望。
过去是“一穷二白”,现在是蓬勃振兴,在党建引领下,在基层治理中,平庄东城街道平庄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从春天里出发,在希望下播种,深耕脱贫之壤,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梦想正在宝山大地逐步实现。(平庄东城街道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