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居家隔离观察
(一)对隔离人员的要求
1.居家隔离观察14天,原则上不允许外出,需外出时,必须戴口罩。最好单独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与家人分离,单独房间居住,保持房门随时关闭,家人应和隔离人员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2.活动区域应该和其他家庭成员尽可能不产生重叠,可能产生重叠的区域需要做好通风、消毒,尽量不要共用卫生间,必须共用时须分时段,用后通风并采用酒精等消毒剂消毒身体接触的物体表面。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房间不应使用空调,特别是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
4.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地面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5.不与家里的其他人共用碗碟、饮水杯、杯子、餐具、毛巾、床上用品或其他物品,使用这些物品后,应用肥皂和水对其进行彻底清洗。
6.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保证规律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劳逸结合。
7.每日自测体温2次,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
(二)对嘎查村(社区)的要求
1.配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
2.做好密闭公共空间(电梯间、楼梯等)、垃圾投放点的消毒。
3.为隔离者基本生活需要提供便利,安抚周围群众。
4.每日2次询问隔离人员体温及健康状况并记录。
(三)异常情况处置。居家隔离观察期间,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指定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一)对隔离人员的要求。禁止外出,其他措施同“居家隔离”措施1-6。
(二)对嘎查村(社区)的要求。采取措施同“居家隔离”措施1-3。
(三)对基层医务人员(随访者)的要求。基层医务人员入户进行随访和体温测量,做好个人防护。每日开展两次上门随访,测量体温、检查身体状况并记录,对隔离者进行心理疏导。
4.异常情况处置。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者,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指定定点医疗机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