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了以“孝”为主题的长寿泉主题小公园,村里五条街七条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命名,一支20人的文艺队伍常年开展文艺活动,农民运动会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五家镇望甘池村为村民烹制“精神大餐”,2019年,该村被赤峰市评为“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示范村”。
丰富载体形式,树立道德新风尚
望甘池村依托学习讲堂、活动室、便民广场等文化活动阵地,强化群众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积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教育,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科技培训、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农村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10%以上,每个劳动力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每个家庭有1至2名科技明白人;经常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每年的7至8月份举办农民运动会,设置了象棋、兵乓球、拔河等比赛项目,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明确“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评选标准,扎实开展评选活动,评选各类“十星级文明户”3户、各类道德模范10户,建设了以“孝”为主题的长寿泉主题小公园。今年村里加强了学习讲堂建设,制作乡风文明宣传牌10块,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2人获得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民政厅颁发的敬老孝星,2016年承办了赤峰市精神文明现场会,2019年被元宝山区邮储银行定为信用村。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望甘池村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加快住房改造步伐,按照修建标准,分步规划实施,优先扶持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小康住宅建设,小康住宅累计达到600多户,占全村总农户的70%。组织群众开展“五好”、“五通”、“五改”“五化”、“五有”等精神文明示范工程,先后改厕41户、改院80户、改圈60户。在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卫生洁化、住宅美化、街路硬亮化、河道净化、服务强化。全村街巷达到了硬、绿化标准,修建柏油路2.25公里,水泥路6公里,建设道路桥梁5座,街路两侧铺设彩砖60300平方米,修水泥长城墙垛2138延长米,建街路硬塑护栏6450延长米,修补农户残墙断壁2150平方米,建设垃圾排放池6处,彩绘文化墙面3000平方米,建设文化墙3560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220盏,街路两侧植树10250株,建村庄标识3处,安装农户门牌846块,增设街路卫生保洁车2辆,由六名保洁员对街路全天候保洁。在文化体育广场建设上,规划建设了四处文化体育露天广场,硬化面积达5324平方米,建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浴池、便民连锁超市、多功能会议厅、警务室、便民服务大厅各一处。
大力弘扬乡风民风,群众素质逐步提高
该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村主要出入口、道路沿线、活动广场等,设置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各类广告牌、文化墙、宣传栏等,五条街七条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命名;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内容简洁明了,群众均能自觉遵守;利用书法、彩绘葫芦等载体方式,面向广大村民、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杜绝红白事大操大办、“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现象,切实移风易俗。
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村民精神生活日渐富足
望甘池村充分利用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场所,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至少4次文化体育活动;依托望甘池村小学,定期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德治教育;村里有一支20人的文艺队伍,在广场开展文艺活动;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和文化娱乐活动。五是注重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村内无黑网吧等违法违规娱乐场所,无庸俗低级的文艺演出。(巩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