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记者走基层专题
“俺们现在是职工”
记者走基层专题  加入时间:2012-10-11 15:50:0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对农民生活的传统概括,然而,这样的情境在我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早春二月,记者到平庄镇马架子村采访,没见到那里农民“昼出耘田夜绩麻”的劳作身影,却听到了他们幸福的谈话声:“俺们现在是职工!”
    “自打这花卉大棚建成以来,我就成了这儿的工人。每天按点儿上下班儿,每月按时开工资,活儿不但不累,干好了还能多挣点儿。你说我还是农民吗?俺们现在就是职工。”在春之秀花卉有限公司花卉大棚内,57岁的张淑荣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很有激情地与记者聊着。
    “大妈,您常年在大棚上班儿,家里农活能忙过来吗?”记者问。
    “现在家里除了3亩水浇地外,其它的山地都租给了春之秀花卉公司和蔬菜水果合作社了。这样挺好,一亩地每年给200到300块钱的租金,这些租金就能顶得上好年景的收成了,再加上一年在大棚打工的18000多块工资,老两口儿够花的了。”张淑荣乐呵呵地答。
    受这愉快话题的感染,旁边的一位大嫂也插言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电视上说,要给农民上社保,还说今年要实现全覆盖,要那样儿,可真成了职工了。有一天干不动了,还能和城里人领退休金似的有地方去开钱儿,张婶儿你说,咱们不就是职工了嘛!”
    据马架子村村委会主任徐国介绍,该村自2008年开始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把马架子北山的5000亩山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按照土地质量每年支付给农民租金。截至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230个,主要种植百合系列鲜切花和黄瓜、青椒、尖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这些日光温室大棚每年可安置村里的剩余劳动力100多人,每年为他们增加劳务收入180多万元。“现代农业拓展了农民致富新途径,新农合、社保等惠农政策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里人的幸福指数都比较高。”徐国说。(韩志勇)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