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俭以养德
节俭年终奖也有“满满的爱”
俭以养德  加入时间:2016-01-27 15:16:35

  “你的年终奖是啥?”“我的是5公斤猪肉”“我的是一张火车票”……昨日,一项2015年白领年终奖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白领预计可以拿到年终奖,有白领吐槽年终奖是猪肉、火车票、KTV代金券等。尽管如此,年终奖对白领跳槽的影响程度不大。(126日《广州日报》)更有甚者,据央广新闻报道,广州网友“飞象侠”在朋友圈和微博晒照称,在他们的公司年会上,老板为员工准备的年终奖是充气娃娃、老干妈、人字拖等奇葩物品,有网友戏称这是程序员的标配。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这些年终奖呢?

 

  ●支持

 

  礼轻情意重

 

  见惯了“手抓人民币”的年会,看多了土豪式的年终奖发放,以“猪肉、火车票、KTV代金券”作为年终奖,似乎有些太过小家子气。尽管年终奖已沦为“礼轻情义重”的象征意义,不过却依然有着“满满的爱”。

 

  其实,不仅是年终奖在不断的缩水,就算雷打不动的企业年会,也在向经济、节俭和简朴转变。记者走访了解到,随着目前节俭之风盛行,年会经济逐年趋淡,一些私企的年会礼品也比往年“缩水”了不少。可以说,这种状况今后完全可能成为常态,这需要劳动者转变观念,在新形势下要有新的思维。只有基于此,才能有真正的企业认同,并避免给自己的择业选择带来烦恼,否则不理智的行为,可能会在就业市场上承受不必要的代价。

 

  在相关机构所作的2016年职场风向调查显示,6成员工有意找新工作,近5成招聘企业计划增聘人手。2016年上半年,人才市场趋热,流动性增大,同时求职竞争也在加剧。而对薪资不满及缺乏职业发展,是职场人离职主要因素。“略带寒酸的年终奖”是否成为员工跳槽的推手,现在还很难判断。不过,从“待遇留人”的规律来说,此举显然不符合劳动者的要求。不过,在三成白领有年终奖可拿的情况下,若不能对形势有着正确的判断,那么跳槽与招聘的两头热之下,很难实现利益一致的对接。能否看到猪肉手抓饼式年终奖中的善意,并由此从中看清整体的环境状况,对从业者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挑战。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好的挽住人心,留住人才,也是当前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实,除了福利留人,还有情感留人和文化留人,培育人性化的企业文化,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需要通过简朴的年终奖来体现出最大的人性与人情,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吸引人、感召人的第四资源要素。

 

  唐伟

 

  ●建议

 

  与整体薪酬一起看

 

  每到年末,年终奖是员工们谈论的一大主题,也往往是舆论的一大热点。对于大部分企业单位而言,年终奖就像一种不可或缺的“年俗”,不管怎样,都得表示一下。对于职工们来讲,这是一种年末犒劳,也是一种激励方式,是自己一年辛劳的体现和兑现,正因为附着在年终奖上的寄托和意义不少,大部分人对年终奖的多寡就显得颇为在乎,如调查显示过半的受访者可能会因不满年终奖而跳槽,表示肯定会的也超2成。但在我看来,对于年终奖还是不应该如此单独看待。

 

  众所周知,一个职位的待遇包括法定的社保、工资、节假日,以及企业额外提供的商业保险、奖金、节日福利等,多数人比较重视的年终奖只是其中一种。既然是其中一种,那么单独甚至放大来看,或者类似针对性非常强、范围相当窄的调查,意义就不大。

 

  不同的企业发放的年终奖不尽相同,差距也不小。但仅从数额大小却未必能看出企业的慷慨吝啬,因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年终奖。但不管发多少,都需要企业的效益支持、也得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对于年终奖还是应该把它和整体的薪酬福利放到一起看,同时,既有横向比较的必要,也有纵向比较的必要。横向比较就是把全年的整体薪酬福利和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比较,纵向比较则是结合总体的经济、行业发展来与往年比较,如此看待年终奖才是理性客观的。否则,过于注重年终奖一项,就有可能被高年终奖“忽悠”,或忽视了平时不错的薪酬水平,可谓一叶障目。

 

  毛忠斌

 

  ●质疑

 

  无益于招贤纳才

 

  发肉啥的无可厚非,发“充气娃娃”这样的年终奖就不妥了。

 

  尽管发放奇葩年终奖的是家互联网公司,大多数员工也以80后、90后为主,但再有互联网思维,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发放年终奖时,也不能光顾着博人眼球,而忽略了年终奖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的作用,说得直白一点,吸引人才绝不能靠发放“奇葩年终奖”去赢得。

 

  就拿这家公司发放充气娃娃等奇葩物品来说,发放这种另类的年终奖前是否与员工有过沟通?公司虽然大部分职工是单身,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公司自作主张,以年终福利的方式,给单身的男职工发放充气娃娃,显然是“想歪了”。再则,充气娃娃是种很私密的物品,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员工公开发放,不仅让人尴尬和难堪,而且间接还会影响这些员工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给男单身员工发放充气娃娃,更像是一种无厘头的调侃,追求所谓创新的同时,却忘了对员工起码的人格尊重。在发放的过程中,除了收获一点廉价的笑声外,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刺痛。

 

  发放年终奖,既要给员工精神上的鼓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用满满的正能量去鞭策员工在来年再立新功,并借此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优秀才俊,投奔加盟而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因此,要摒弃那种靠发“奇葩年终奖”博人眼球的做法,平常多给员工一些人格上的尊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现实困难,这样更能温暖人心。即便本着节俭的原则,象征性地给他们发放年终奖,相信多数员工也会给予理解。

 

  刘昌宇

 

  ●延伸

 

  别变成“留人奖”

 

  年终奖发充气娃娃,跟年终奖发馒头、袜子,确实让人感到难以启齿,尴尬得不得了。

 

  因为国人对过年比较看重,快过年时发奖,只发充气娃娃,不仅让员工失望,而且感觉用人单位是在玩花样,“耍猴子”。不管用人单位是否出于这种目的,都让人感到可笑、可叹。也许有员工在心里抱怨,与其发充气娃娃,不如不发。然而,比这更可笑、可叹的是,有的企业的年终奖早就变成了“留人奖”,等过了年再发。

 

  也许企业有自己的苦衷,怕发了年终奖,员工特别是骨干员工过年后“跳槽”不再回来工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连续经营。但是,为此推迟发年终奖,本身就折射出自己缺乏应有的大度、宽阔的胸怀,就是对员工的不信任。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显然会伤了员工的心。说不定,等过年后,有的员工领了年终奖后一样会跳槽,到时,照样“人财两空”。毕竟,如此“挟奖”留人的企业,有什么理由值得留恋呢?

 

  企业发年终奖主要是为了丰富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如果作为一种福利,员工希望发的越来越好,但作为企业,却是一笔巨大负担。从这个方面讲,发年终奖,就是一种留人方式,就是让员工知恩图报。但千万别过度使用,尤其是别使歪了。毕竟,留人的办法,更根本的是要靠企业文化及其核心竞争力,还有企业对职工的关爱和呵护。

 

  而今,年终奖发充气娃娃,与年终奖发金条相比,确实提不上筷子,但年终奖发的既是一种福利,更是一种企业关怀,只要公开、公平、公正,没必要说三道四。毕竟,此举与拖欠、克扣员工工资和不发年终奖而言,还是要好得多,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以年终奖的金额多少论好坏。更不能把年终奖当作“留人奖”。  (光明网)


                                               [责任编辑 李艳波]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