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键字
区第八次党代会专题
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区第八次党代会专题  加入时间:2016-08-23 16:31:27

区农牧业局局长于佐浩

加快“四轮”驱动进程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区委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区农牧业局将积极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区“企业、基地、市场、科技”四轮驱动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产业品质,创优园艺作物产品品牌,新建千亩以上设施种植园区10处。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畜牧养殖标准化建设步伐。坚持改造老小区和建新小区并重,全面推动标准化建设。

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在平庄中心城区建立集产品交易、信息网络、商品化处理及储运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园区),依托和润农业、草原兴发、大牧场、康绿源建立绿色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和扩大五家天池、平庄马架子、康绿源、元宝山万佳、四道井子、风水沟农产品产地市场,促进农产品“物尽其值”和有效增值。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实验、推广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示范场(小区)、科技示范户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各个层面。争取全区各镇农技部门、各行政村、种养大户、规模以上企业、农牧业园区、物流中心、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起农业信息化网络,并拥有自己的网页。

不断创优农业发展环境。围绕建设生态食品之乡和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生态农业提供发展基础。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等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实用技术,提高产出效益。推广新能源,力争2020年全区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确保无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

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投身“三农”建设。分年度拟定发展计划,分阶段选择重点,大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实现元宝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和润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常瑞青

发挥技术优势 搭建服务平台 带动设施农业产业发展

刘书记在区委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做精一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润农业将努力发挥技术优势,搭建服务平台,带动元宝山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

和润有句口号:“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技术是最大的本钱”。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设施农业和广大种植户,公司成立了“和润绿岛农技服务部”,配备专业技术服务人员40余人,通过技术培训、下乡指导、现场观摩、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资产品、农业技术及市场信息服务,服务区域遍及赤峰市12个旗县区及周边省区。和润农业就是要通过技术指导、服务,让广大农户掌握科学的种植与肥水管理方法,从而提高收入。

下一步,和润农业将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创办第一届赤峰和润农业嘉年华。通过农业嘉年华将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以科普、休闲的形式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寓农于景,景农相融,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以吃、喝、玩、乐、购、体验为要素的“农业与科技”、“农业与时尚”、“农业与趣味”、“农业与生态”的嘉年华盛宴。二是建立设施农业众创联盟。该联盟将以和润农业为主体,依据北方寒冷地区设施蔬菜育苗技术标准,联合赤峰及周边育苗场、农资销售商、合作社等组织建立设施农业众创联盟,最终实现共同投资、订单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模式。通过众创联盟的建立,每年预计吸纳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返乡农民工1000余人实现就业;聚集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00人以上,孵化培育创新创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至10家,全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构建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大众创造活力,完善设施农业产业链,带动区域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带动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

 

赤峰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总监包松连

打造过硬产品 服务当地百姓 为现代农业发展出一份力

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刘书记所作的区委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为一家饲料企业,大北农公司将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打造过硬品牌的同时,促进元宝山区养殖业迅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出一份力。

自我公司2013年入驻美丽河镇以来,结合蒙东地区畜牧行业发展趋势,我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先后带动当地200余人就业。今后我们将全面深化工厂改革,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当地百姓就业机会。我公司年消耗玉米2万吨、豆粕2.8万吨、胚芽粕1.2万吨、玉米蛋白饲料1万吨,依据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我们优先选用当地优等原料,使当地百姓足不出户,即可将农产品高价售出,使农产品直接从百姓手中进入终端,减少了中间商赚取百姓差价的环节。

元宝山区是赤峰内奶牛及肉羊养殖大区,我公司依靠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司集团自身的优良发展机制,已经与当地的核心养殖户、核心示范户和经销服务事业合作伙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我公司的产品,改善了当地养殖户传统的养殖方式,以科学的养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奶牛产奶率和肉羊出栏率,从而增加了养殖户效益。下一步,我公司将继续依托当地的有利资源,凭借集团公司的科研、人才队伍优势,努力打造过硬品质的产品,服务当地百姓,促进当地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风水沟镇党委书记周占利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业 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区委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风水沟镇将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按照市区两级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3661”工程总体部署,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做大做强养殖业,加强绿色产品基地建设,全力建设集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田园观光旅游业于一体的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不断推进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

调整优化种植业。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重点发展设施葡萄种植,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设施葡萄基地规模达到10000亩,建设葡萄批发市场4处,建设高标准酒庄3处。

做大做强养殖业。继续以建成的四个农业产业化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加快肉羊、生猪、奶牛、肉鸡、蛋鸡等产业的发展。成立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建设肉羊屠宰场3个,建设交易市场4个。建设生猪养殖小区10个,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稳固奶牛及肉鸡、蛋鸡养殖传统产业地位。改善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三个养鸡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实现肉羊饲养能力10万只,生猪饲养能力16万口,奶牛存栏量达2000头,肉、蛋鸡饲养能力达50万只,养殖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加快发展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古辽代高州遗址文化,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以葡萄文化节为载体,扩大宣传,大力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各种旅游资源相融合的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业。积极与农业园区相结合,发展光伏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开辟旅游消费市场。到2020年,力争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实现收入1000万元。

 

元宝山镇党委书记李大军

育龙头 建基地 抓精品 稳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刘万东书记在党代会上所作的区委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元宝山镇将紧紧围绕“肉乳、果蔬、种苗、粮饲”四大主导产业,牢牢把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从培养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入手,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化发展方向,依托伊利、温氏集团、和润农业,带动奶牛、生猪、蔬菜产业发展。立足镇情,因势利导,扶持带动力强如华康奶业、荣佳养殖、蒙联畜牧、宝民工贸等20多家农业企业,建立自己的基地,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到龙头企业打工,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化经营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升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家庭农场,发展专业大户。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和润、和馨源、宏润农业、沃土河畔生态农庄等企业由单一的产品性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

规划产业布局,建设产业基地。立足镇情,整合资源,做好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和润农业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向外辐射带动兴源农牧业产业观光园、元美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完善园区设施,扩大园区功能。在伊利、温氏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建设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全镇建成100个以上种、养、加产业园区或小区,每个小区都建成一个农业庄园。集中打造全市重要奶源生产基地、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全市最大设施果品生产基地、蒙东地区最大葵花交易市场、北方最大种苗生产基地。扶持宝民工贸,发展有机杂粮生产、加工、精包装;扶持蒙联畜牧科技,发展肉驴养殖和驴产品加工;扶持四道井子村葵花市场,在收购、分类、销售的基础上,新增炒制加工环节,从而使产品增值。打造“元宝山农业精品”区域品牌,尤其是木头沟葡萄、四道井子葵花、马林杂粮、和润种苗、南荒冷水鱼等知名产品。

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现有林地资源为依托,规划建设四合、青草沟等林下经济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矿山废弃地、排土场整理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最大限度地恢复增加耕地。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努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精品农业创造条件。

 

美丽河镇党委书记于景春

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区委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美丽河镇将突出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水平;三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五是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六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七是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

具体工作中,美丽河镇将以“四个结合” 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工作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鼓励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民承包地,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大力拓展专业合作社服务领域,带动服务型规模经营。二是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推进高效农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围绕高效农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做到高效农业发展到哪,专业合作社建设到哪;把专业合作社作为扶持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切实保障农民获得更多的高效农业建设成果。三是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实现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创新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积极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村集体收入;扩大农村股份合作,促进集体资产增值保值;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体系,促进加快发展。四是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培育新型农民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一批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队伍,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广大农民自我管理、对外经营和参与合作社发展的能力;加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合作意识,培养农民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

 

平庄镇党委书记张伟学

坚持现代农业立镇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刘书记在区委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平庄镇将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围绕市场需求,加强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积极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逐步实施“粮、菜、果、乳、肉、花”的产供销一条龙。

在“粮”产业上,继续做好膜下滴灌等工程,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粮食安全。在“菜”产业上,做好市场预期和评估,突出发展反季节蔬菜、大地蔬菜,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满足本地和外部市场需求。在“果”产业上,充分发挥前进、新景、什二脑等村的设施农业园区带动作用,以火龙果、葡萄、油桃、蓝莓、樱桃、苹果、西瓜等为主的特色水果推动绿色农业上新水平。在“乳”产业上,科学研判市场需求,着重发挥山嘴子牧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做优、做强乳产业。在“肉”产业上,大力推进生猪、肉牛、肉羊等养殖小区建设,保障养殖业更加标准化、规模化。在“花”产业上,积极扶持油用牡丹种植,鼓励食用色素花卉及种子花卉种植。

按照“点上突破、面上推进、连片发展”的思路,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牧业生产,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养农业经纪人队伍,提高产业化的带动和组织化的程度。二是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围绕休闲农业市场需求,争取国家休闲农业的政策扶持,加大前进锦绣山、新景东山、老哈河畔农业观光园的宣传和推介力度,积极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配合做好各项支农项目落实。做好大豆、玉米良种等补贴的申报工作;推进农业保险覆盖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配合落实好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项目。

 

五家镇党委书记李志强

培育四大主导产业 构建五个产业布局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推进绿色、有机、产地认证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全覆盖等措施,为我镇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未来五年,五家镇的主要发展思路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和“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拧实现代农业这一条主线;钉准增加村集体收入、脱贫攻坚两个落脚点;打通利益联接机制、产业联接机制、市场联接机制三个联接机制;培育杂粮、蔬菜、肉羊、蛋鸡四大主导产业;构建东羊、西猪、南粮、北牛、中间菜五个产业布局,将五家镇打造成赤峰市知名的优质蔬菜、果品、畜产品、饲草、杂粮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区和果蔬出口示范基地。

目前,五家镇已建成以房身村、五家村为主的总面积7500亩的设施蔬菜瓜果种植基地,以金桥村和房身村为主的年出栏5.5万口的生猪养殖基地,以北台子村为主的年出栏肉羊1.2万只的肉羊养殖基地,以望甘池村为主的年存栏20万只的标准化蛋鸡饲养基地。初步形成了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经济强项、民有致富渠道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五家镇将把设施农业作为“兴村富民”的产业来做,做足存量、做优增量,重点抓好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一是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按照“过程监管、风险可控、可追溯管理”要求,建立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查到蔬菜的来源、施肥及用药情况,还可以让蔬菜生产者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的空气及土地的温度、湿度以及气压、二氧化碳浓度等种植数据的蔬菜可追溯体系平台,让蔬菜产品都具有“身份证”,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二是建立农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加快订单农业、家庭农场、企业加农户等经营模式的创新,引导种养大户、合作社和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融通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交流渠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三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认真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加快土地流转,创新经营体制,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通过集中打造设施蔬菜瓜果、生猪、肉羊、蛋鸡等各具特点的产业片区,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责任编辑:王巍岭]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cerved 赤峰市元宝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 蒙ICP备20002781号
蒙网警150403000058号  网站维护:赤峰市峰之泰商贸有限公司 电话:0476-5881999